港新一屆立法會或更「棘手」

「長毛」「大班」入選 反映港人求變

人氣 1

【大紀元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浦慧恩香港報導)經歷風風雨雨的第三屆立法會議員選舉,在一片混亂的情況下結束。今次立會選舉投票人數為一百七十八萬四千多人,整體投票率為百分之五十五點六,比起九八年的五成三投票率還高。投票結果,民建聯成為立法會內最大政黨(十二席),第二位為自由黨(十席),而上屆第一大黨民主黨(九席)則淪為第三。



今次泛民主派只奪得六十席中的二十五席,距當初所期望達到的半數議席還差五席。驟眼看來,似乎親共和「保皇」政黨在選舉中贏了一場勝仗,但若把選舉結果稍作分析,中央在選舉過程中的抹黑干預,似乎未有影響選民的投票意願;更為突出的是兩位對政府批評嚴厲的候選人「四五行動」的「長毛」梁國雄及獨立人士鄭經翰更以高票當選,進入立法會,意味著立法會將出現新景象,對中央而言,可能比前兩屆立法會更加「棘手」。

在選舉於九月十二日投票前夕,醜聞和不利傳聞不斷,而絕大部分都是指向民主派候選人,唯一有關親共黨派候選人的醜聞,只有被傳可能脫離民建聯、以工聯會身分參選的陳婉嫻。

分析人士一般認為,抹黑事件反映中央政府干預今次立法會選舉。選舉後不久,更有報導指台灣破獲一名前軍事情報員擔任中國大陸特務,搜集台灣情報和香港前線立法會議員當選人劉慧卿赴台的紀錄。劉慧卿在十五日表示,如果事件屬實,她估計與這次立法會選舉抹黑事件有關。

抹黑未影響民意

不過,抹黑事件似乎未有影響選民的投票意願。在地區直選的投票數日當中,泛民主派進入議會的二十五席總共得一百一十多萬票(佔整體投票率六成二),而在選舉日宣告「選情告急」的楊森名單,結果得票十三萬餘,遠超出一直民調顯示支持率較高的余若薇名單近六萬票,致令何秀蘭以八百一十五票之差輸給涉嫌賄選的民建聯蔡素玉,未能重返立法會。楊森名單「告急」策略奏效,反映選民希望「香港民主之父」馬丁(李柱銘)當選的意向。


反觀民建聯所得票數只有四十五萬票左右,雖然比上屆多出六萬票,但以比率計算,民建聯的支持度是下降了。至於泛民主派候選人不能以高票爭取半數議席,一般分析都認為,是因為選舉制度——「比例代表制」的缺點。另外,也有評論指今次民建聯「配票」策略相當成功。

今次選舉結果較為觸目是梁國雄,在沒有背景,沒有議會經驗的情況下高票當選,反映出港人在政治上求變的心態。一般港人都叫他「長毛」的梁國雄,因為他一直維持長髮披肩的形象,他經常示威抗議,也曾因此坐牢。至於「鄭大班」鄭經翰,曾為商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主持人,五月份宣告因感到生命受威脅而決定「封咪」。其節目以嚴批政府官員施政失誤見稱,深入民心。人們除了叫他做「名嘴」,還稱呼他是早上「十點前特首」。

新立法議政力強

時事評論員李怡在接受新唐人電視台訪問時,對新一屆立法會有這樣的分析:「這次(選舉結果)很重要的是有幾位很激進的人士入選,一個是梁國雄,一個是鄭經翰。他們在議政方面是相當強硬的,不大容易妥協,而且他們的哲學也很厲害,大家不要以爲梁國雄只是在街頭上吵鬧,其實不是的,他是個很會講話,很講道理的人,他也唸過大學,是專業人士。鄭經翰大家都知道了,他是能言善道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又有兩個成員(湯家驊和梁家傑)入選,加上原來的吳藹儀、余若薇,還有李柱銘就有五個資深大律師。再加上其他的律師,我想,在議政能力方面只能比先前更強。」


他續說:「所以在立法會講道理,怎麽能講得過泛民主派呢?肯定是講不過的,最後用投票部隊來解決,像這樣的決定只能使用幾次,多的話是不行的,因爲整個(操作)會暴露在傳媒眼下的。所以我們看立法會不能只是看他的議席多少,還要看他的議政能力,論政能力……如果是以前我們認爲比較激進的劉慧卿和今天的梁國雄、鄭經翰相比,劉慧卿可能是算作是比較溫和的了。」

選票處理或違法

立法會選舉雖然告一段落,不過,選舉和點票過程出現的混亂,被傳媒形容為「連第三世界國家的選舉也不如」。投票當天,首先出現投票站遲了開門的情況,接著部分投票站的投票箱出現不足的情況,導致有投票站要暫時關閉三十至四十五分鐘之久,將軍澳有票站在當日六時四十分張貼「因投票箱已滿,因此需要等候10至15分鐘,票箱已由九龍灣急送到來」的告示,但其實該票站在下午一時前已因票箱不足而不能夠正常運作。更有投訴指票站人員違反選舉條例,在沒有選舉代理人在場時,打開票箱,隨便將選票倒在桌子上,騰出票箱投票,以及使用叉、衣架、籐條等物件伸進票箱壓低選票。

港島羅便臣道一個投票站由於太過狹小,經常出現人龍,據指部分選民曾等上兩句鐘,有人更因趕時間而沒有投票便離開。在投票結束前半小時,更出現逾五百名選民仍在排長龍等候投票的情況,結果該票站需要延遲關門,以便在十點半前到達票站的選民可以完成投票。

苦等結果一整夜

翌晨(十三日)六時許,在九龍灣世界貿易中心的點票中心,有候選人召開臨時記者會,批評選舉管理委員會安排不妥善,遲遲未有公佈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的點票結果,由原先答應的每半小時公佈一次點票結果,變成投票結束了八個小時,只公佈了兩次。同時,又狠批選管會欠缺交待,令眾多候選人在點票中心苦等了一整夜。

直至七時許,選管會才第一次宣佈點票結果,港島區直選方面,因何秀蘭和蔡素玉的得票相差只有七百多票,加上該區的小西灣投票站在投票結束後封箱時,發生在場警察和候選人的選舉代理人被趕離票站現場十五分鐘事件,違反選舉規例,另外,又懷疑可能有票站的選票未點,大會宣佈需要重點港島區選票。最終當選人直至中午十二時許才定下來。而類似上述警察和選舉代理人被趕離票站的情況,在屯門嶺南大學票站和新界東坑口票站亦有出現。

一向被人詬病的功能組別選舉方面,三十個議席中其中十一席候選人在沒有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包括經常在立法會開會時睡覺、向反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市民豎起中指(粗俗手勢)、代表中華總商會參選商界功能界別的黃宜弘。未知是否因為知道自己的立法會議席十拿九穩,黃宜弘竟完全沒有向選舉事務委員會不提供個人資料和政綱簡介,選民更是無從得知,也因此選舉事務處在候選人簡介上只能印上「候選人並未提供有關資料」字句。此外,四個功能組別出現了投票人數與收回的選票數目不符的現象,其中社會福利界別候選人張國柱正考慮向法庭提出選舉呈請,推翻選舉結果。該界別由張超雄勝出。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胡國興公佈選舉結果後第三日(十五日)才就事件作出解釋,他只願為票箱設計有關題及低估票箱需求向公眾致歉,至於會否引咎辭職是後話,最重要是徹查。他並堅持他授權票站人員在沒有選舉代理人在場時打開票箱的做法,沒有違反選舉條例,更稱讚用叉、衣架甚至籐條伸進票箱壓低選票的票站人員「醒目」。


口頭指示非法治

曾投訴將軍澳一票站職員在沒有選舉代理人監察下擅自打開票箱並將選票倒在桌上的湯家驊則提出質疑,指法例只授權官員採取恰當措施確保選舉公平,但指示票站人員開啟票箱已經違背國際做法,抵觸了選舉舞弊條例:「與選舉條例第四十八條及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十七條有表面上的矛盾,換句話說,我們是否可以接受一個解釋,某一些官員可以給一個口頭指示,而這個口頭指示,是凌駕現有條例呢?如果可以這樣,香港便沒有法治了。」湯家驊和多位民主派候任議員促請政府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選舉混亂事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涉的士投訴去年逾1.2萬
茶飲店員工被拖糧 港工會籲招聘平台設監管機制
港慢性腎病免費篩查計劃8月開始
港反修例、國安案審期大幅超預計 案件輪候時間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