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產品三風潮 2005新氣象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大中╱台北報導‧攝影)

《風潮一》2.5吋彩色液晶螢幕 數位週邊標準配備

 今年最可能成為主流的規格,首推「2.5吋的彩色液晶螢幕」,這可不是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使用的大螢幕,而是應用在電腦週邊,便於使用者操作指令的小尺寸螢幕,較明顯應用在數位相機、多功能事務機、印表機、掃瞄器等周邊,雖然這些設備大多已內建液螢幕輔助操作,只是螢幕較小,去年推出的產品螢幕多介於1.2到1.8吋之間,今年應該至少2.5吋起跳。

 為何2.5吋的彩色液晶螢幕對數位週邊的發展如此重要?原因是這是讓資訊產品更容易操作設備的關鍵!

 例如印表機要脫離電腦獨立作業,就必須自己具備螢幕供使用者辨識記憶卡圖檔,進一步直接修改列印,雖然過去多數的印表機已都有獨立的顯示螢幕,缺點是螢幕太小,灰階螢幕甚至只能顯示幾行文字,2.5吋的螢幕大小才能讓肉眼對圖片做起碼的預覽及辨識,至少不需要背圖片的編號才能印照片。

 同樣的道理也應用在數位相機、多功能事務機、掃瞄器等資訊產品,輕薄型的數位相機背後幾乎都有一個大尺寸液晶螢幕的共同特徵,無論是Sony的T系列、Casio的餅乾機系列、Konica Minolta的名片型系列,2吋螢幕都是最明顯的特徵,今年預料輕薄機的螢幕都會從2.5吋起跳,至於螢幕會不會更大,就看廠商如何在機身大小及螢幕尺寸之間取得平衡。

《風潮二》微型硬碟MP3 大容量年度強打

 另一個明顯成形的趨勢是硬碟型MP3的興起!目前MP3數位隨身聽的類型仍依儲存媒體的不同分成2種,一種是以快閃記憶體為儲存媒體的產品(Flash MP3 ),儲存容量從128MB到1GB不等,身材迷你又便宜,另一種以1.8吋或1吋的微型硬碟為儲存媒體(硬碟MP3 ),儲存空間從4到40GB不等,體積龐大且價格昂貴。

 乍看之下雖然各擅勝場,但隨著廠商採用1吋微型硬碟打造MP3,將機身重量一口氣縮小到100公克以內,例如韓系廠商iriver將於月底推出的H10,體重就只有96公克,已經比坊間部分Flash MP3還輕,雖然Flash MP3最輕巧的產品仍有20多公克的超迷你機種,不過在體重差異逐漸縮小的情況下,加上若以價格除以儲存容量,來換算每塊錢買到的儲存空間,微型硬碟都佔有規格上的優勢。

 另一個硬碟MP3的優勢在於成本結構較穩定,不像快閃記憶體的價格波動大,製造業者不易掌控成本,因此新進廠商喜歡選擇硬碟型產品當成跨入MP3 Player市場的先驅,消費者在今年也可以看到更多品牌廠商跨足硬碟型產品,也許會像去年記者在電腦展看到每一家廠商都在做Flash MP3的情況一樣….

  另一個隨著硬碟MP3發燒的產品是專用周邊,例如蘋果電腦iPod的熱賣,就讓iPod周邊產品也跟著發燒,不管是iPod專用的揚聲器或護套等,都讓MP3隨身聽的應用範圍更廣泛,例如讓喇叭與數位隨身聽結合後,就變成一台迷你的床頭音響,預料今年相關應用設備也會越來越多。

《風潮三》電腦家電化更明顯 價格依舊俗俗賣

 盼了一年,消費者在2004年仍未盼到微軟多媒體中心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繁體中文版」,也許是等久了也麻痺了,今年似乎對多媒體中心的要求聲浪不如以往高。

 另一個原因也是廠商多已找到替代方案,能夠以家用桌上型電腦為核心,整合電視、音樂、數位影片、相片、DVD等影音設備,至於作業系統是否非微軟不可,似乎也沒人在乎。

 從廠商陸續推出的新品來看,這種家電化的趨勢仍是今年電腦的主流,不管是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遙控器已成為標準配備,電腦開機後,螢幕就處於作業系統及影音播放介面共存的狀態,隨時啟動電腦、電影、音樂、電視的播放,並可錄影、快轉、慢動作,感覺很像電腦、電視、錄放影機「三機一體」。

 另一個在去年熱翻天的資訊產品是液晶螢幕(LCD ),去年底資訊月廠商提早主打19吋機種以來,已將19吋提早推上今年上半年主流尺寸的地位,1.1萬的價位也讓消費者接受度高。

 至於其他規格的演進,8毫秒、950:1高對比、16:10寬螢幕等都已出現,今年會如何演變尚不得而知,從去年廠商愛在規格上作文章的習慣來看,技術之爭應仍是今年重頭戲,只是數字喊得滿天飛,消費者真的在意嗎?不如貨真價實較實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工研院:2008年生物晶片市場規模約1500億元
普立茲獎得主勉文藻學生勇於挖掘真相
追緝六年 全球最大軟體盜版商被搗
中華龍網與合勤攜手加入亞洲弱點通報中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