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咨谈赵紫阳经改功绩

标签:

【大纪元1月2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周幼康报导)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1月17日去世,终年85岁。曾经担任赵紫阳经济顾问的陈一咨教授指出,在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中,赵紫阳功不可没。

*促北京公开评价赵历史贡献*

赵紫阳病故的消息传到美国后,曾经担任赵紫阳经济顾问的陈一咨在纽约联合其他多位追随过赵紫阳的旅美大陆人士,要求中国政府公平评价赵紫阳的历史贡献。

*经改功绩大过邓小平*

陈一咨在接受本台访问时说,赵紫阳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贡献超过了邓小平。他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佛利得曼曾经问赵紫阳如何改革经济,赵紫阳说第一要改革价格管制,因为中国太大,如果一下放开会造成全局的混乱,对老百姓不利,现在是采取能放开的价格就全部放开,暂时还放不开的价格就逐步调整,一直到全部价格放开为止。第二个问题就是改革企业的自主权问题,国营企业效率所以不高,是因为资产和资产的增值没有人负责。赵紫阳的设想就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实行承包再到股份制,使企业经营者逐渐对资产的增值负责。”

佛利得曼听了之后对赵紫阳说:“你是我遇到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中一个天才的经济学家。”

佛利得曼这番话对赵紫杨经济改革的思想有深刻的描述。当时中国一切公有制,1988年王震曾大骂搞什么股份制,破坏社会主义公有制。

1988年、赵紫阳准备深入推动产权改革时,邓小平在3月份提出价格攻关,这项措施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这一点可看出,赵紫阳是一位能深入思考问题,能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战略家,这经济方面赵紫阳比邓小平高明的多。

*“要吃粮找紫阳”*

陈一咨也谈到赵紫阳在文革后担任四川省委书记时对四川农业改革的贡献。陈一咨说,赵紫阳在文革后担任四川省委书记时发现四川农业学大寨,割资本主义尾巴使老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四川到处种双季稻,他考察各地后就提出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而制止了大种双季稻,同时允许农民在屋前屋后种经济作物,恢复了家庭副业和自留地,又释放了两派斗争被关在监狱中的十万人,这样在短短两年内改变了四川政治上紧张,经济上疲软的局面,快速发展,这样才出现“要吃粮找紫阳”这句话。

相关新闻
美专家谈赵紫阳成就
郭少坤: 悼念赵紫阳先生
东海一枭: 低头悼紫阳,昂首向豺狼!
香港支联会设置祭坛哀悼赵紫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