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稀有绒山蝠 嘉义现踪?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蔡宗勋╱嘉市报导〕台嘉义市蝙蝠保育实验团队新春传佳音,召集人钟孝莹元旦上午在启智学校发现一只疑似台湾稀有种蝙蝠 – 绒山蝠,嘉义大学助理教授方引平昨天强调,由于“绒山蝠”样本太少,将带回研究室萃取翼膜组织做DNA检验后,再送台湾特有生物中心做进一步鉴定。

任教于嘉义启智学校的蝙蝠保育实验团队召集人钟孝莹,元旦上午九点多在校园发现一只疑为台湾稀有种蝙蝠 – 绒山蝠被冻僵,立即与嘉义地区第一位曾发现疑为“绒山蝠”的兴嘉国小杨育宽老师连络,并由杨育宽带回兴嘉国小实验室照料,原本奄奄一息的“绒山蝠”,经保温喂食,很快就恢复活动力。

杨育宽指出,目前有关绒山蝠的记载可说寥寥无几,最早纪录是一九五二年美国学者在屏东县潮州采得标本,现存于美国博物馆中,直到一九七○年才又在南投县眉溪采得另一标本,不过这两个标本都没有头骨。

杨育宽表示,活体绒山蝠的发现屈指可数,他于前年11月间,在任教的兴嘉国小发现一只,但是当时并不觉得这是个值得研究的瑰宝,饲养两个礼拜后就予以野放,只留下十多张照片,后来上网并与特生中心连系,才知道可能是台湾稀有种绒山蝠时,相当扼腕。

杨育宽说,由于绒山蝠相关资料与研究太少,目前还无法正式列为台湾新种蝙蝠,而绒山蝠的由来,是因为有松茸状耳珠,全身也有绒毛,体重逾二十公克,是常见东亚家蝠的四、五倍。

杨育宽强调,如果这只大蝙蝠确定是绒山蝠,将建立台湾研究绒山蝠的里程碑,而且嘉义地区两年来发现两只,显示值得进一步研究,让大家得以了解绒山蝠的生态。

带领学生从事蝙蝠研究的嘉义大学助理教授方引平,得知钟孝莹发现疑似“绒山蝠”后,昨天傍晚带着研究生来到兴嘉国小,方引平量完“绒山蝠”前翼五点二公分后,表示翼长与现有资料大致相符,但毛色接近褐色,则与上两只发现的黑色不太一样,不过耳廓、耳珠的松茸状特征又与绒山蝠相似,但由于目前有关绒山蝠的资料十分有限,还无法从这些外表加以论定。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