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究海嘯對自然環境生態的破壞

人氣 44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訊】專家研究海嘯對自然環境生態的破壞科學家已經開始評估印度洋地震和大海嘯對海洋自然環境所構成的破壞。 不少專家擔心,強烈的地震和洶湧的巨浪可能對包括珊瑚礁在內的一些自然環境生態構成嚴重的破壞。

據BBC報導,由於珊瑚礁提供一個魚類得以繁殖的環境,因此,科學家擔心,假若珊瑚礁受損,地區內的捕魚業將受到嚴重打擊。

泰國環境事務官員已經呼籲志願人士對境內的珊瑚礁的現況進行檢查研究,以確定其所可能受到破壞的程度。

*深入研究

印度動物學研究計劃的工作人員正在安排對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的珊瑚礁的現況作深入的調查研究。 計劃的負責人說,他們擔心大海嘯已經對珊瑚礁構成了嚴重破壞。他說,即使是一般的颶風或者力度較爲強勁的潮水都會對珊瑚造成破壞,因此,這次海嘯浪高潮急,肯定造成廣泛破壞。

專家說,究竟珊瑚礁是否能夠恢復過來需要看大浪造成的破壞的嚴重程度,以及海嘯過後難免出現的淤積情況。

除了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之外,海嘯可能也間接對捕魚業構成嚴重影響。 在孟加拉灣的沿海地帶,當地人一般都依賴海魚作爲主要蛋白質來源。 珊瑚礁的破壞導致不少魚類的繁殖地方消失,可能對未來的魚獲造成威脅。

與此同時,海嘯也令不少漁船受損,讓該地的魚類供應減少。

*保護作用

這次海嘯也突顯了珊瑚礁和紅樹林在保護沿海地帶方面的重要。 一些環保人士比較了馬爾地夫與泰國普吉所受的影響後得出結論說,珊瑚礁對保護沿海低窪地帶居功至偉。

馬爾地夫在開拓旅遊業的同時也照顧了珊瑚礁,但是,泰國當局把普吉沿海的紅樹林和沿海地帶剷除,發展酒店和旅遊事業。

在這次海嘯中,低窪的馬爾地夫死亡人數遠遠不及泰國的普吉,因此,一些專家認爲這顯示珊瑚礁和紅樹林的保護作用甚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建壩開發計畫危及湄公河環境生態
專家呼籲亞洲海岸線應建立預警系統
環境生態家籲亞洲海岸線建預警系統
黃仁勳:想要做有價值的事就必須更勇於冒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