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政壇後窗╱319刺激用人思維自己人出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陳水扁總統的用人受到黨內挑戰, 事實上,比較第一任與第二任的執政團隊陣容,可以明顯發現,連任後的光譜與範疇更為限縮,了解內情的人認為,三一九槍擊案乃至當選後的府前抗爭,讓阿扁深受刺激,使得起用「自己人」思維執行得更為徹底。

被形容為「家臣政治」或許太沉重,不過,把選舉團隊和治國團隊混為一談,確是民進黨掌政後至今始終施展不開的主因之一;由於只有選舉團隊,因此凡事從選票與文宣著眼,時間久了,招式已老,自然很難令人觸發踏實與感動。

尼克森剛當選成功,選舉功臣正在熱烈舉辦慶功宴,這位老兄推門進去的第一句話就是「You are all fired!」隨即在第二任推出新的治國團隊。克林頓與布什相同,一旦連任成功,政府要員必然改組大換血。

李登輝在民選之後,最後四年任期相對亦顯疲態,政府爆發力不若以往,後來李登輝在反省之餘,認為最令他後悔的就是當時沒有斷然把「身邊人」給放出去。

李登輝的「錯誤」,據說曾經輾轉讓陳總統了解,期待他不要重蹈覆轍,不過陳總統的實際作為,顯然是走上了相同的道路,甚至更為堅壁清野。

陳總統第一個四年還用了一些有經驗的老手,不論他是何黨籍,第二任開始這些全都沒了;一位前任部會首長觀察,三一九以及之後大規模的街頭抗爭,可能讓阿扁更缺乏安全感,或是更敵我分明,以致將選舉時的忠誠度,列為品評政務官的最優先考慮,而非絕對的用人唯才。

去年選前,阿扁的聲勢並未被外界普遍看好,一些官員看風向不對動作猶疑,或是腳踏兩條船者,大有人在,事後予以檢討調整,本屬正常,但是問題就出在那要用什麼人來承擔國政?政治正確比較重要?或是有能力才是正辦?

不過,民進黨人在批評阿扁的作風時,恐怕也要先看看自己,因為這種劃地自限的格局是民進黨的普遍現象,看看行政院本部、中央黨部、甚至陳菊時代的勞委會,幾位大頭似乎都有相同的問題,並非阿扁的獨家專利。

一個政黨的文化若只知道推責任,而不是面對問題,將是沒有希望的政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