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一些有趣的問題

正見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有一些自然生物現象明顯的違背了提倡進化論者提到的「適者生存」、「用進廢退」學說,大家看了這些例子,對於進化論,或許也能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

章魚的大眼睛

生活在深海中的兩種動物,章魚和烏賊,牠們每天待在漆黑的環境中,大部分跟牠們生活在同樣環境的魚類都是盲眼的。奇怪的是,章魚和烏賊的眼部構造,竟然與人類的眼睛大致相同。依照「用進廢退」假設,牠們實在用不著這雙大眼睛。按照「適者生存」理論,牠們這雙眼睛並不會增加生存競爭力,因此這個例子剛好說明了進化論的假設錯誤。

毫無競爭力的寄生蟲

寄生在羊肝中的肝吸蟲,母蟲每次產卵約一千五百萬個,卵會隨著羊隻的糞便排出。牠的繁衍方式很特殊,必須有一種蝸牛爬過,卵附著上蝸牛,經由蝸牛移生於植物上,再由羊隻吃下植物,回到羊肝中繁殖。在此過程中,一千五百萬個卵大約只有十多個卵能存活。這種繁殖過程,在物競天擇中應該不容易與其他物種競爭,但是肝吸蟲幾百萬年來,都是用相同的方法繁殖。

慢吞吞的樹獺

生活在澳洲樹上的樹獺,行動非常緩慢,排泄時必須爬到地上來,雖然它在土地上的排泄有助於增加樹木的養份,但是由於它行動緩慢,地面上的捕食者很容易伺機將其捕捉。有很多動植物的繁殖、生存過程,都有類似這樣不合理的情況,按照物競天擇的說法,應該很容易被淘汰。但是這些動植物早已生存很久了,而且許多動植物的生理結構在百萬年間都沒有重大改變。

始祖馬的疑問

人們常常引用馬的進化作為循序漸進的例子。據說在始新紀的岩層中發現了一種叫做始祖馬的小種四蹄獸化石,於是,有科學家宣稱它是現代馬的祖先,認為它的特徵與現代馬相符,表示了一種漸進的進化形式。然而,目前發現的考古證據並不完全支持這個觀點,由於以下原因,我們還不能肯定始祖馬就是現在馬的祖先。

1. 有科學家解釋說,始祖馬的體形比現在馬小,可見它是逐漸由小到大,進化到現在馬的體形。這種說法顯然不合理,因為今天存在的馬種仍有大小之分,比如迷你馬比一般的馬小很多。

2. 始祖馬和現代馬都同樣有十八對肋骨,而人們認為是中間形態的一種馬(學名Orohippus)有十五對肋骨,同時另一種中間形態馬(學名Pliohippus)卻有十九對肋骨。

3. 始祖馬的骨骼結構與現代的蹄兔相當類似,這一點人們並沒有完全認識到。一些科學家相信,始祖馬與馬毫無聯繫,它可能是蹄兔的變種。

總之,化石證據並不能說明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進化理論;相反的,許多高等動物的化石往往突然間出現在某個岩層裡。生命的起源究竟是怎麼回事,多年來仍是許多科學家不解的疑惑。(待續)

——轉自洞見文化出版 《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除了製造、使用金屬的技術與能力說明了史前人類的文明發展之外,科學家們還在古文明中發現了一些我們認為現代人才具有的醫學技術,甚至發明。按理講,文明的發展是從原始到高度發展的。拿心臟移植手術來說吧,這可是近代醫學發展的卓越的成果,然而我們在考古遺跡中卻發現了古人曾動過這類手術的證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現在我們知道,三百多年前的義大利人伽利略發明了望遠鏡,開啟了人類對於天體觀測最基礎的一步。然而,這顆收藏於祕魯ICA博物館的石頭上面刻畫的人像,據估計生活在公元前二百年至三萬年之間,他的手裡卻拿著一支望遠鏡在觀察飛越天際的火流星。是什麼年代、什麼樣的人也同樣發明了望遠鏡呢?
  • 法國有一家工廠於一九七二年時從非洲加蓬共和國一個叫奧克洛(Oklo)的地方進口鈾礦石來使用,他們驚訝地發現,這批進口鈾礦石已被人利用過了。因為這批鈾礦石的含鈾量相當低,鈾礦石的一般含鈾量為0.72%,而奧克洛鈾礦石的含鈾量卻不足0.3%,和我們現有的核反應爐的廢料幾乎相同。法國政府宣布了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並吸引了世界上各國的科學家們來到奧克洛進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於一九七五年國際原子能委員會(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的一個會議上公布。研究的結果表示這是一個大型的、天然的核子反應爐,由六個區域約500噸鈾礦石構成,輸出功率估計為100千瓦。這個反應爐保存完整,結構合理,運轉時間長達五十萬年之久。
  • 還記得上帝造人、女媧造人、盤古開天或是諾亞方舟的神話故事嗎?當「人是從猿進化而來」的說法取代神造人的說法後,這些故事逐漸地被我們淡忘了,或是被當成古人由於對大自然現象缺乏科學的理解所產生的奇想。但是神話的本質是什麼呢?從許多古代出土文物和典籍顯示,不論東方或西方,古人是相信、崇敬神的,遵守著神所教導的道理(神話)做人處事,薪火相傳。然而到了後來,神話的內涵不被後人理解了,人們就漸漸地認為神話僅僅是一種飄渺的想像罷了。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走入古老的神話研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綜觀之前提到的考古發現,我們不免會在心中產生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這些考古發現所呈現的觀點,與我們現有的認識大不相同,甚至抵觸學校教科書的內容?大部分的讀者也許會感到懷疑:如果真有這麼多證據顯示幾億年前已有人類文明,那麼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
  • 一八五九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根據一些零散的事例,鮮明地提出了進化的觀點,認為今天複雜的生物界是從簡單的原始生物一步步進化而來。不過歷史好像總要在重複中循環前進。隨著科學深入廣泛的發展,歷史流轉到今天,昔日被進化論「解決」了的問題又轉了回來,許多人發現進化論的問題後,重新陷入古老的疑問:生命到底從何而來?近二十年,大量的事實發現使進化論陷入了真正的危機。眾多的科學發現使真理的天平明顯地向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傾斜了。
  • 對於生命的產生,現代進化論認為也是一個自然過程,認為簡單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在某種特殊條件下進化成複雜的生命大分子,各種複雜的大分子進一步組合演化形成原始生命。讀到這麼多串連的「理想化」過程,讀者恐怕會考慮其中的機率問題了,英國科學家霍伊爾(Fred Hoyle)曾表示:「上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捲整個廢料廠的颶風來裝配七四七噴射機一樣。」
  • 一九六五年,考古學家帕特森(Bryan Patterson)和豪威爾斯(W.W.Howells)在非洲肯亞的Kanapoi發現一件經鑑定為四百萬年前的人類上臂肱骨化石。美國加州大學的馬克亨利教授(Henry M.McHenry)和克盧希尼教授(Robert S.Corruccini)稱,此肱骨和現代人的肱骨幾乎沒有任何差別。(見參考資料4)
  • 支持進化論的科學家與各界人士往往會拿出猿人的例子來說明進化論的正確性。現在一般人一提到「史前時代」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個畫面:一群毛茸茸的人,用獸皮遮掩著身子,男的拿著長矛,女的手裡抱著小孩,在山洞旁邊,中間生著一團火堆;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很原始的社會。
  • 另一個與爪哇人相同,常常出現在生物課本裏用來強力闡述進化論的例子即為「灰斑蛾與黑蛾」。教科書上通常會展示一組對比圖:一隻停留於灰色樹苔上的灰斑蛾和一隻停留在黑色樹幹上的黑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