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正大學:台教育部審議結果 說明與事實不符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十五日電)國立中正大學師生抗議被排除在「五年五百億」名單之外,台灣教育部認為中正大學提出的研究中心計畫範圍稍微狹窄,應再強化專業基礎;對此中正大學今天反駁指出,教育部所陳不符事實、自失立場、邏輯難解,校方特別提出說明,以正視聽。

中正大學師生昨天北上召開記者會,抗議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畫審議結果,師生們認為中正大學表現優異,與入選「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十二所學校相較,毫不遜色,但頂尖大學卻少了中正,讓師生感到震驚與心痛。

教育部在事後回應表示,中正大學提出的研究中心計畫範圍稍微狹窄,加上大學評鑑結果,中正大學沒有任何專業領域獲評較佳,顯示學校應再強化專業基礎。

對於教育部的說明,中正大學今天以罕見的凌厲口吻反駁,認為教育部所陳「不符事實、自失立場、邏輯難解」,並公開呼籲教育部對於校方所提出的質疑,能公開向社會大眾答覆。

中正大學表示,教育部認為中正大學提出的計畫範圍稍嫌狹窄,且相關人員、資源並未充分整合,然而事實是校方所提出的計畫書,已含括人文、社會、生物科技、理工、法律、教育等領域,並經專業整合、充份討論,取得共識,且涵蓋校內外數十位學者,何謂「狹窄」?

校方表示,更令師生們感到遺憾的是,教育部指責中正大學「優良教師大量流失」,並在函文中特別以黑體字特別標示「中正大學七個學院中,尚有六個學院出現代理院長,顯示目前學校發展之隱憂」,校方更反駁這絕非事實。

首先,校方反駁指出,所謂「教師大量流失」並非事實,因為中正大學教師異動率大約為百分之七,屬於正常範圍,並未特別高於一般水準。況且,教師流動的主因,包括學校周邊生活機能不足、交通不便、配偶就業、子女就學、或被他校挖角等因素,絕未「大量流失」。

再者,大學學術主管的出缺均有一定的遴選程序及時日,中正大學一旦有院長出缺時,均由校方指派具有行政經驗的資深教授代理,並立即進行遴選,況且這學期文學院、工學院的院長都已經順利產生,其他學院的院長也都依程序進行遴選中,學校發展並無教育部所謂的「隱憂」。

校方指出,教育部說:「大學評鑑結果,該校(中正大學)無任何專業領域較佳項目,顯示學校應再強化基礎體質」,然而,事實是,中正大學在教育部的評鑑中,被列為「國立一組」,並未出現「不佳」的評語,而校方也未辱沒「國立一組」的聲譽。

對於這次大學評鑑過程中,教育部一再強調「今年僅係試辦性質,評鑑結果不與經費補助掛勾」,如今竟出爾反爾,以評鑑結果作為獎懲的依據,並明文記載在「評審指標」中,中正大學認為不知教育部的誠信原則何在?希望教育部對學校師生與社會大眾做進一步的說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