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球最大IPO﹕中建行在港上市

人氣 13
標籤: ,

【大紀元10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宗琪綜合報道)根据中國建設銀行(下簡稱建行)上周五(10月14日)發布的公開招股書,該行計划在全球發行264.86億股H股,其中5%撥作香港公開發售,其余95%(約251億股)作國際配售,招股价介于1.9至2.4港元,集資總額503億至636億港元。另有15%的超額配股權,如果行使超額配股權,集資總額可增至最高731億港元。如果此次集資成功建行即將締造今年全球最大IPO(初次公開發行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今年六月初,中國第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順利在香港挂牌上市,自此中國境內的國有商業銀行興起了到港募集資金的系列活動。今年的6月17日,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正式宣布以30億美元的投資,取得中國建設銀行近10%的股權。8月18日,英國的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宣布將結合美林證券、及香港富商李嘉誠,共同斥資31億美元,取得中國銀行10%的股權。隨著建行的成功招股,這些策略投資者的先期投入,將陸續實現投資獲利。

不過,有美國銀行參股10%的中國建設銀行,為何未選擇在美國而是選擇在中國香港上市呢?美國證券与交易委員會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Christopher Cox)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建行還未達到美國證券与交易委員會的標准,因此不能來美國市場上市。實際上,除了沒有達到來美上市的門檻之外,另外還有一個令中國國企卻步的主要原因,是美國證監會要求來美上市的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和財務官(CFO),個人必須對公司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性負法律責任。而中國金融圈的弊案層出不窮,任何一位官派的銀行董事長及行長,都不愿保證其披露的財務報表是否屬實,更不愿意背負任何一項信用責任。因此只好選擇規范較松的香港股市來進行募集資金的活動了。

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建設銀行的海外路演活動堪稱進展十分順利,一些机构投資人雖然明知建行有大批坏賬不易去化,還有懸而未決的前任董事長張恩照貪瀆案尚未了結,仍然爭先恐后勇于認購,表達支持建行在港上市。然而令人詫异的是,建行竟然真的以為大家肯定建行的經營能力,几日內竟然兩度調高IPO的定价區間,造成有部分投資人將重新考慮其認購的意愿。

不過建行似乎還并不太擔心目前市場上的雜音,因為有一批香港本地的富商支持,對于建行招股的气勢也有一定的幫助。包括多位香港地產大亨,在IPO之前一度傳出將分配到建行7.5億美元股份。市場消息傳出,包括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恒基兆業主席李兆基、新地郭氏兄弟、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嘉里集團大股東郭鶴年、南丰集團陳廷驊及東亞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主席李國寶等香港富豪,均參与了認購行動。

事實上,此刻建行招股春風得意的一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四個月前上市的交通銀行的翻版。市場預計,公開招股期間,建行將凍結約3000億港元的資金。本周三(10月19日),建行將對散戶截至認購,并于下周四(10月27日)正式在港挂牌交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紀元電話卡高品質 服務華人
香港四成受訪中產家庭因升息需節衣縮食
楊恭如 受豐胸公司青睞  期待「健康」就好
港警估計世貿會議期間將有八千人示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