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子涵
font print 人氣: 1822
【字號】    
   標籤: tags:

小時後偶而聽到大人們談論“破格”這個名詞,現在我就針對這兩個字談談我個人的理解。

世上的事情都有一定的準則,也就是說有一定的標準,超出了這個標準應該就屬於“破格”吧!

在此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打個比方說: 一個人生活太過於奢侈,容易造成浪費,人一生的福分早就注定好了,福分用盡了可就沒了喲,可是太過於節儉也不好,給人一種吝嗇的感覺,有些人真的是很摳的,氣度很小。

對工作有狂熱的人,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很少有自己的休閒時間,這種人要小心了,他很有可能會過勞死哦!可是太懶惰了也不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嘛!

由以上的幾個例子讓我得到了一個結論,凡事都要取中,過與不及都不好,也就是說要符合古人所說的中庸之道。

看來古人還是很有智慧的,甚至超越現代的人,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不知各位的看法是否和我一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馬來西亞總理阿布杜拉聲稱,大馬回教走向中庸的現代化,將拒絕極端主義,更排除恐怖主義。
  • 記者剛剛獲悉,田震新專輯的第一主打歌現已率先登錄各大網站讓歌迷先聽為快,一周之後點擊率已經節節攀升,在一些網站上已達到四萬多次點擊率。
  • 中庸之道是我中華文化的精髓。君子道中庸,小人反中庸。沒什麼奧妙。淺白了說:凡事都有個差不多,恰到好處,不為已甚。從歷史上看,歷朝歷代締造盛世的開明君主,實行的必定是符合中庸之道的政治;那些造反作亂者在打家劫舍時期當然不會中庸,這自不在話下,但若真要成大事,最後必回到中庸,否則必敗無疑。中庸者必定是優容大氣,反中庸者必定是鬼頭鬼腦小哩小氣。以上是泛談歷史的一般現象。
  • 1913年,紹興人孫翼齋與義阿二人在湖濱仁和路開設了一個餛飩舖,但是生意比較清淡。孫翼齋覺得自己的點心不比別人差,他從《禮記‧中庸》中的「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中得到啟發,就寫下「慾知我味,觀料便知」八個大字,貼在門楣上,迎來顧客的好奇,生意日漸興隆。後來孫翼齋自己開店,就從這八個字中取其三字,名為「知味觀」,更是名噪一時,賓客紛至。
  • 王道仁政的特點之一是「持中庸」。唐太宗在《建親》篇中寫到:「夫封之太強,則為嗜臍之患,致之太弱,則無固本之基。」不上不下,不弱不強,不偏不倚,此乃中庸之道也。
  • 我只看過3/1期《超級女生》,我也不喜歡芙蓉。個別看官就奇怪了去,既然沒看過超女、不喜歡芙蓉又為何為它們歌功頌德呢?中國人雖然幾千年前有個中庸之道,經過WG之後阿,不左就右、不前就後,喜歡用批判的絕對哲學思維看待社會。超級女生和芙蓉在與其說在網絡上,不如說在中國社會中的反映非常對立,有癲狂吶喊的、有憤然抨擊的、有崇尚擁護的、有抵制貶損的,派系分別各自癲狂。
  • 敢換天 馬列吹共產,實對權利戀。狂妄敢換天。邪教本質現。
    古怪 當今多古怪,是人自變態。黨迷人心竅,不辨好和壞。
    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真微玄,天神道佛中庸傳。輝煌燦爛五千載,英雄才子輪流轉。
    時逢共產遭大難,文革被毀水翻船。末劫時逢聖人出,物極必反再盛觀。
    歷史鏡 歷史如鏡照古今,起伏跌宕善惡分。遺臭萬年有秦檜,流芳百世岳家軍。
    史記 文士信仰有史記,辨別賢佞道不移。正邪對立天定局,牢記歷史看時機。
  • 9月27日上午達賴喇嘛在紐約曼哈頓上東城的馬克酒店分別接見了藏人團體和漢藏學會人士,達賴喇嘛重申了他的中庸政策。異議人士則向達賴喇嘛進言,如何獲得西藏的高度自治。
  • 真誠,寬容,仁厚,是必不可少的美德。《中庸》中說:“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只有至誠能感化人心。《論語》中說:“寬則得眾”。孔子讚賞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感化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禮也不報復,並說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