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達人】用相機尋找記憶-蔡顯國

font print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來到金門的小徑村,到處所見盡是平凡的村落與住家,然而這裡卻住了一位用相機記錄金門的文史工作者蔡顯國,曾經舉辦過坑道影像展、末代金蓮、砲彈工廠等攝影展的他,對於金門有一種尋根的渴望與動力,也因為金門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造就了他選擇以相機做為出發點,替金門也替自己找回一份失落的回憶。

 談起當初擁有的第一台相機,蔡顯國彷彿在形容一場戰役,他說那個時候人在台北念書,靠著打工的錢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了一萬多塊,買了一台單眼相機想帶回金門,卻因為受到管制,不能光明正大的帶回家鄉,只好偷偷摸摸的將相機包裝在鐵盒裡,並且將外表裝飾得十分漂亮,好躱過嚴格的檢查,幸好那時正巧是節日,才能瞞過海關的眼睛,否則辛苦買來的相機泡湯是一回事,他也可能會因此而受到軍方的盤問。

 蔡顯國說金門人的苦,是一般人感受不到的,小時候他們晚上最大的活動就是躱炮彈,吃飽飯後就準備要找防空洞躱起來,有時候一躱就是到天亮,不知道炮彈什麼時候會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好好的睡個覺,每天過得膽顫心驚,而且金門人是沒有軍與民的分別,所有的金門人都是軍人,犯了法就以軍法處置,當時家家戶戶都有槍,隨時就要準備與敵軍開戰,而金門男人當兵的時間,也比其他人多上許多倍,雖然不用每天在軍隊裡操練,卻要到55歲才能除役,所以當時有很多金門人都寧願選擇到台灣本島當兵,也不願意過著永無止盡的兵役生活。


 問到為何不離開金門到別處求生存,蔡顯國則表示金門是他的家,不能因為「家」不好就不要它,加上父母親年紀大了,也不適應繁華的都市生活,因此他選擇留下來在金門耕耘,除了平常開業做廣告看板的生意之外,攝影就是他生活最大的重心,在他的工作室裡擺放了許多攝影的作品,其中以黑白居多,蔡顯國說選擇黑白照片做為他攝影的基調,是因為黑白照有一種永遠都不會變的感覺,加上以往金門受到管制,所以除非是有經過申請,否則在街上拿著相機四處跑,就等於告訴警察來抓自己,也因為這樣,屬於金門的歷史生活照片,便變得十分稀少,所以蔡顯國現在使用攝影所拍的,並不是當下的記錄,反而是對金門的記憶尋回,他想用相機拍下屬於金門的人、事、物,拍下他幼時的回憶與點滴,也因此有了坑道影展、末代金蓮這些作品。
 
不過蔡顯國自己並沒有特別喜愛的作品,他說每一幅都有他的回憶,看的人喜歡比較重要,但是若是提起自己印象最深的,就一定要屬末代金蓮中的林老婆婆,其實在金門有纏小腳的老奶奶還不少,蔡顯國本人就拍過好幾位,不過每一位婆婆的個性都不盡相同,有的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但有的看到相機可是會拔腿就跑,像是末代金蓮中的林老婆婆,一開始就對相機很排斥,蔡顯國只好不斷的買東西請他吃,每天跑去與他聊天,才漸漸打開他的心房,也因此與老婆婆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後來老婆婆不慎車禍去逝,蔡顯國也傷心不已,至今談起與老婆婆的往事,還是可見他心中的不捨。蔡顯國說老一輩的人認為照相會被攝去靈魂,所以每次若是被他拍過的老人家去世,他心中都會有一種內疚的感覺揮之不去,即使知道是迷信,卻還是會忍不住這麼想。
 
不過談起金門的文化特色時,蔡顯國臉上就浮現出另一種得意的神采,本身是瓊林人的他,特別推薦瓊林,他說平常的人來觀光,很少會到瓊林,但是這裡卻是金門學風最鼎盛的地方,這裡出過的進士、舉人是金門之冠,而且至今仍保有傳統的禮儀,每年到了祭祖的時候,瓊林人就會依照古法進行儀式,因此大家到金門時,一定要到瓊林走走,感受一下不一樣的金門風情,問他會不會想換個地方拍攝,蔡顯國則說走過很多地方,金門還是他的最愛,今後也將繼續以金門的人文做為他攝影的主題,將金門的好呈現給大家知道!
——本文轉載自《OTOP地方特色網》http://www.otop.org.tw(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