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介紹: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人氣 28

【大紀元10月30日訊】斯坦福大學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拉阿圖市(Palo Alto),與舊金山(San Francisco)相鄰,乘坐汽車只需要1個小時便可到達舊金山。

  加州的氣候宜人,人種差異大,定居於此的亞裔人士也很多。該州開放的民風,對於新觀念的接受程度顯然也較其他的美國各州來得強。曾經有人這麼比喻加州,說加州彷彿位於東西倆股文化勢力衝突的版塊上;而也就是因為異文化的衝擊,造成加州有別於其他美國城市的都會美感。

  斯坦福大學位於這個文化衝擊的版塊上,更是兼容各種異文化的特殊概念,匯流出一脈特殊的校園文化主體。中國學生可能或多或少都聽過斯坦福這個學校,而斯坦福各科系的研究成績在美國學校排行榜上總是位居全美前列。


  斯坦福之所以能夠在美國高等教育界稱霸,與他獨特的校園生態息息相關。斯坦福的校訓(University Motto)是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這句話傳自16世紀的德國人類學家修頓(Ulrich von Hutten),中譯為:自由風,吹〈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修頓早年的作品富有非常濃厚的批判精神,而他深信自己的批判精神來自於希臘時期西方文化便保有的哲學傳統。斯坦福引用這句話作為校訓,更可見該校強調個人色彩的創校精神。

  關於斯坦福大學的建校過程,據說還有一件軼事。1884年,一對名叫斯坦福的夫婦找到哈佛大學艾略特校長。他們來自加利福尼亞州,請教艾略特校長用多少錢可以建立一所大學,以悼念他們新近去世的兒子。艾略特校長在聽完了他們的講述後,一臉認真地說:「這起碼需要500萬美元(這在當時無疑是天文數字)」。聽了這話,斯坦福太太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沉默良久之後,斯坦福先生開口說:「親愛的,我想我們還是可以拿出這筆錢的。」


  艾略特校長沒有料到的是,這對夫婦用其姓名所建立的學校後來會與哈佛大學齊名。更難想像的是,那所學校一位名叫博克的畢業生後來竟會成為哈佛大學的校長,並且主政哈佛20年,其任期之長僅次於艾略特本人。

  創校於1891年的斯坦福大學,雖然創校至今差不多100多年,在美國高等教育界的校齡並不算長,卻因為該校獨特、明確的創校理念,形成了獨樹一格的斯坦福傳統。斯坦福大學強調創新與接受挑戰,並且把這兩項特質當作該校招收學生的基本門檻。

  根據斯坦福官方網站的資料,該校在招收學生時主要考慮兩個因素:首先,學生必須有傑出的學術表現(academic excellence)。校方欣賞學生勇於向困難挑戰的精神,因此在官方網站上便建議有志於申請該校的學生,在高中或者現在就讀的大學期間儘量修習一些難度較高的課程,申請者在學習記錄上越具多樣性,申請到該校的機率便越大。

  另外,斯坦福對於學生課外的表現也相當重視,對於學生在校內社團或學生會曾經擔任過領導者的經驗,都會主觀性的加分。

  校方為了確保招收學生的素質與維持該校的學術傳統,對於招收的學生總是非常審慎。雖然入學條件嚴苛,斯坦福大學卻也堅持不以申請者家中的經濟狀況作為核發入學許可的考量。


  這項校方稱作為需求迴避政策(need-blind admission policy)的入學審查標準,對於所有申請者的個人經濟狀況不過問,而單著重於學生的學術表現。並且,在學生入學後,提供各式各樣的獎學金(Scholarship)或助學金(Financial Aid)供優秀學生申請。根據校方網站指出,2000-2001年的大學部國際學生有72.2%領有校內或校外機構所發出的助學金。

  斯坦福大學部師生比率為7.2:1,現在提供有藝術學士(Bachelor of Arts,簡稱B.A.)、科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s,簡稱B.S. )與藝術科學學士(Bachelor of Arts and Sciences,簡稱B.A.S. )三種文憑。學生畢業前必須修習完180個學分,交出一份學術論文,並且研讀第二外國語1年以上,外加修習4大通識領域的課程。

  斯坦福研究生院總共有7大學門的63個不同科系。根據該校今年統計,研究所學生共有7,536人,以工程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的2,809人為最大宗,佔全數的37%);而社會科學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的1,880人為第二位,佔總人數的25%。商學院的學生數為第三位,佔全體的12%。

  研究生院的亞裔或亞洲留學生共有959人,佔所有學生的13%,僅次於白人學生的45%〈3,365人〉。根據2001年的統計,當年共有2,086位學生拿到斯坦福碩士文憑,850位學生被頒予博士文憑。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和哈佛大學商學院被認為是美國最好的商學院。這兩所學院多次在美國權威雜誌的商學院排名中並列第一。提到斯坦福商學院,人們不可避免地也會想到它的競爭對手哈佛商學院。光從學生人數來說,斯坦福商學院的規模要比哈佛商學院小得多。斯坦福總共有七百二十名MBA學生,而哈佛則有將近兩千人。而且哈佛有各種各樣的企業管理人才培訓計劃,長則兩年,短則幾天,培訓人數多達每年五千人。而斯坦福只有Sloan企業管理人才培訓計劃,為期十個月,每年只招收五十人左右。

  但是要從學生素質來說,在全美的七百三十多個商學院中,沒有一所商學院的入學競爭有斯坦福商學院這樣激烈。最近幾年來,每年有五千到六千人申請進入斯坦福商學院,但是只有三百六十個幸運者如願以償。從這個角度來說,斯坦福商學院是美國「身價」最高的商學院。

  哈佛和斯坦福這兩個商學院,一個位於美國東部,另外一個則位於西部加州硅谷的中心地帶。這種地理位置上的差異,不僅造就了這兩所學院的不同歷史,也使他們在教育風格上各有所長。很多斯坦福商學院的人自豪地認為,哈佛商學院代表比較傳統的經營管理培訓,培養的是「西裝革履式」的大企業管理人才;而斯坦福商學院則更強調開創新科技新企業的「小企業精神」,培養的是「穿T-恤衫」的新一代小企業家。舉例來說,硅谷最老資格的高科技公司惠普的兩位創始人就是斯坦福的畢業生。而最近幾年在電子商業中叱吒風雲的雅虎網站也是由斯坦福畢業生創辦的。在1999年的畢業生中,百分之十以上的人在畢業後就立即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其中大部份和新興的電子商業有關。許多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人都直接到商學院來物色他們的企業創辦人。


舊金山與帕拉阿圖市

  舊金山位於美國西岸中點的狹長形半島尖端,北臨金門海峽,東濱舊金山灣,西邊則是浩瀚的太平洋,廣佈的丘陵地形是舊金山的特色之一,行走於上下起伏的市區道路即可明顯感受這項特色。

  整個舊金山區本身即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良港口條件,1848年的淘金熱更促成了這個城市的快速崛起,搖身一變成為重要貿易與礦業中心。其後馬不停蹄地建設鐵公路交通,港區設施亦趨完善,繼續向海灣以東發展並形成了數個衛星城鎮如奧克蘭市與柏克萊市,成為美國西岸最繁忙的交通中心與商業經濟重鎮之一。

  直到1906年的大地震造成的大規模死傷與大火,重創了整個舊金山都會,所幸之後迅速重建,恢復了舊金山原有的活力。

  舊金山的交通密集與便利性不在話下,以灣區為中心發展成一環狀交通網絡,陸海空運輸都相當發達並互有連結。航空交通以繁忙的舊金山國際機場為主;鐵路方面有BART灣區地下鐵捷運系統及Caltrain火車路線密集行駛;至於市區內的交通則以具百年曆史的市內電車(Cable Car)最引人注目,同時也是觀光客必定搭乘的運輸工具,搭乘這種依著舊金山區起伏不定的地形興建的市內電車上下穿梭,想必是許多觀光客難忘的體驗。

  接下來提到的是位於舊金山南邊約35英哩的帕拉阿圖市,氣候乾爽,原為一富庶豐饒的農業區,自1950年代以來,由於高科技產業密集崛起成立造就了世界科技重鎮「矽谷」,發源地之一的帕拉阿圖成為了矽谷核心,加上一流的斯坦福大學學區坐落於此與宜人氣候、交通便利等優越生活條件,使得當地的地價房價高得驚人。

  除了居高科技領導地位與熱絡的商業活動外,約有6萬居民的帕拉阿圖市,亦擁有100多年的歷史文化與許多古蹟與遺蹟,因此新舊融合也是這個城市的一大特色。帕拉阿圖市擁有許多公園綠地(至少34座)及廣大的開放綠地空間,加上坐落於灣區,自然景觀與休憩資源也相當豐富,因此雖然這城市地價高昂,但也提供了相對的優質生活環境,適合工作及定居。

  學校網址: http://www.stanford.edu/@(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名校介紹: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美國名校介紹: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美國名校介紹:哈佛大學
美國名校介紹:麻省理工學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