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 百年盛事“變臉”求新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訊】(據中華網11月10日報導)昨晚,第十四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海南三亞開幕。由於金雞獎與百花獎分年頒發,港澳臺影人參與競爭獎項,評委會控制“雙黃蛋”等,今年的電影節充滿變數,讓人欣喜。更重要的是,恰逢中國電影百年,各種紀念活動將在電影節期間舉行,這使電影節必將比往屆熱鬧,並被懷舊的氣氛所包圍。

  紀念中國電影百年是今年電影節的一個特色。9日,《中國電影海報及影人畫像展》開幕,展示了400多幅中國電影海報及近100幅影人油畫肖像。

  ■四個變化 金雞百花分開評
  
  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格局今年發生了重大變化。按照年初頒佈的《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電影家協會宣佈金雞獎和百花獎分開評選,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只頒發由專家評選的金雞獎,觀眾評選的百花獎明年頒發。這樣一來,兩年內生產的影片將擠在一起角逐獎項。與原來的一年一評相比,這樣的競爭會特別激烈,獎項含金量自然也會提高。
  
  嚴格控制雙黃蛋
  
  近幾屆電影節,金雞獎常常出現獎項誕生“雙黃蛋”甚至“多黃蛋”的情況,威信力大降。評委的苦心可以理解。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一部影片的生產需要創作者付出很大的努力。盡可能給予更多創作者榮譽,至少能鼓勵這些艱辛的跋涉者繼續在電影領域中耕耘。雖然出發點很好,但它卻違背了觀眾喜歡的遊戲規則,沒有競爭、沒有懸念,就沒有意思。還好,電影節評委會表示,今年將儘量控制“雙黃蛋”的出現,能少就少,最好沒有。
  
  港澳臺影人參選
  
  今年電影節的另一重大變化就是允許港澳臺演員參與競爭個人獎項,這也意味著中國影人彼此之間開始了真正的較量。目前,憑《新員警故事》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提名的香港“大哥”成龍,將與內地演員濮存昕(《一輪明月》)、吳軍(《張思德》)、多布傑(《可哥西裏》)等競爭。另外,憑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入圍最佳攝影獎的臺灣金牌攝影師李屏賓,也將與內地多位攝影師角逐同一獎項。
  
  開閉幕式時尚化
  
  除了政策性的變化,今年的電影節在細節上也出奇出新。開幕式不是老套的文藝晚會,而是在海灘上舉行的酒會,沒有領導講話或致賀詞環節。不過,也許是第一次這樣辦開幕式,組織者缺乏經驗,當晚現場有些混亂。閉幕式依然採取晚會形式,但融入了許多時尚元素。如開場將不再是傳統歌舞表演,而是一些流行音樂組合說唱中國電影百年歷程。另外,組委會要求記者著正裝出席電影節期間的重大活動。這些變化都預示著在中國電影誕生百年之際,中國的電影節正在逐漸國際化。
  
  ■一個特色 中國電影慶百年
  
  光影刹那間,回首已百年。本屆電影節設置了眾多記載國產電影百年之路的展覽(如圖)以及專題論壇。已經矗立在三亞鹿回頭廣場上的百年電影牆,以10年為一個階段,展示中國電影不同時期的精品。在電影節的頒獎晚會上,組委會還將為百年百星頒獎,中國百年電影的代表人物將歡聚一堂。能親眼目睹百年華誕是幸運的,但是除了回顧與追憶,電影百年對電影人來說,將是一個新起點。
  
  ■一個期待 觀眾參與最重要
  
  電影節是電影人的節日,更應該是普通觀眾的節日。一個電影節如果變成電影人自娛自樂的業內聚會,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成功的年會。在今年6月舉辦的上海電影節上,電影局領導赴上海宣佈了週二為半價日的消息,這是為普通觀眾辦的最大實事。

  目前,各方面都加大了對國產電影的投入和扶植,但大多數都止於拍攝前。電影攝製完成,上映日期卻遙遙無期。在影片產業化的今天,如何吸引普通觀眾進影院、看到更多的國產片,才是電影節論壇應該討論的問題。(記者曾家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上學路上》入圍第35屆意大利青少年電影
金雞獎影帝講述往事 謝園扮蝙蝠嚇趴張鐵林
百花獎增設三朵花 金雞獎首次向港臺電影人開放
實施多項重大改革 金雞獎向港臺演員開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