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大教授談如何防治禽流感

標籤:

【大紀元11月28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凱迪休斯頓報導】為了協助僑社瞭解禽流感爆發的原因及其預防之道﹐美南國建會于十一月十九日下午二時﹐在僑教中心舉辦了「如何防治禽流感」的研討會﹐邀請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畢思理教授及其夫人黃綠玉教授做專題演講。他們曾在SARS流行其間前往大陸和台灣﹐協助控制疫情。

畢思理教授在介紹中說﹐如同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終會倒塌一樣﹐禽流感終將會大規模爆發﹐只是它會在何時爆發的問題。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位專家所說的﹐現在距離1968年的流感爆發已經37年了﹐「我們已經超過(應再次爆發)的期限了」。歷史上幾次大的流感爆發分別是1918年H1N1型禽流感﹐1957年H2N2型﹐1968年H3N2型﹐到目前H5N1型。其中1918年的禽流感最有可比性。最近的研究發現當時流行的流感病毒就是禽流感。當時15歲至30歲的年青人死亡率最高﹐死亡總人數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共約有2000萬到4000萬人。

黃綠玉教授介紹說﹐禽流感最初是由候鳥感染到雞鴨等家禽﹐再感染到人類。目前人類已知的禽流感有很多不同的類型。由於病毒會產生突變﹐所以很難預防。而且一旦爆發﹐感染的人數和死亡率都會相當高。這也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對此高度重視的原因。禽流感最易傳染的時間是在發病症狀明顯的一至兩天前﹐以及症狀減弱的四至五天後﹐因此在潛伏期內是最危險的時期﹐也是預防最重要的時間。但是因為症狀不明顯﹐所以就很難預防。她還提到﹐在亞洲﹐人們與雞鴨等家禽的接觸機會非常多﹐這與歐美國家不同﹐因此特別容易造成禽流感的爆發。

黃綠玉教授還引述了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統計數字﹐其中全球已證實的禽流感病例有130例,死亡67人。在死亡者中﹐印尼7人、越南42人、泰國13人、柬埔寨4人﹐而中國大陸死亡只有1人。講到這裡﹐畢思理教授指出﹐中國等一些國家的統計數字是很不可靠的。

對於預防禽流感﹐兩位教授提醒大家﹐注重個人衛生習慣,經常洗手,注意減少與人握手等直接接觸﹐食物要煮熟才比較安全等。目前沒有任何有效抵抗H5N1病毒的疫苗。流感疫苗不能預防禽流感﹐但還是有某種程度的防疫作用。而控制禽流感的藥物Tamiflu並非是疫苗,不具備預防作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華公所歡送李叔玲
松年學院台灣系列(四)   台灣經濟的成長
休斯頓僑界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
圖片新聞:中國著名雕塑家王維力畫冊簽售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