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水泥業壟斷 重罰2.1億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台北蠷氶f台泥等國內21家水泥生產、儲槽和通路業者涉嫌聯合壟斷,哄抬水泥價格,公平會經過4年的調查,昨日決議重罰每家業者500萬元至1800萬元不等罰鍰,合計罰鍰金額達2.1億元,創下歷年罰鍰金額次高紀錄。

其中台泥水泥年產量最多,且屬於「主謀」角色,處罰最重,遭公平會重罰1800萬元;東宇興業則是全球第3大水泥集團墨西哥Cemex在台投資的水泥公司,卻與國內水泥生產業者共謀聯合行為,也被重罰1800萬元。

其餘被開罰的業者還包括亞泥、嘉新、幸福、東南、信大、環球、力霸、欣欣、建台、中聯等水泥生產業者,以及士新、嘉環東、台宇、萬青、環中、國興、嘉國、通發進和華東等水泥儲槽和通路業者。

公平會副主委余朝權表示,該聯合壟斷案源於國內水泥業者為防堵Cemex抵台投資嘉環東及士新等公司,控制南部水泥銷售通路,而協議建台、通發進和嘉環東退出水泥市場,抑制國內水泥業者競爭。還透過士新收購騰輝高雄大寮廠和台宇高雄港水泥倉儲經營權,杜絕國外水泥或水泥熟料進口,並與Cemex等國際水泥集團達成「卡特爾」協議進行聯合行為,互不銷售水泥至對方地區,並交換使用對方的倉儲設備,阻絕國外水泥進口。以合資、契約、集會等方式和有競爭關係的事業互相約束,以限量發貨、縮短訂單期限及利用固定末端銷售價格方式, 達成聯合漲價的目的,讓水泥價格由90年中每公噸1300元,大漲至93年每公噸2150元至2250元。

該聯合壟斷行為已嚴重影響台灣水泥市場供需,違反公平交易法聯合行為的禁制規定,委員會訪查超過500家水泥、營造土木等業者,累積超過2萬頁的文件,而決定重罰,成為該會首樁針對「國際卡特爾」開罰的案例。

水泥業 將提行政救濟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針對公平會認定國內水泥業者涉及壟斷水泥市場及聯合哄抬水泥價格一事,國內水泥業的龍頭台泥表示遺憾,並表示無法接受,將循司法救濟途徑為自己討公道,而包括嘉泥、亞泥、信大水泥、幸福水泥、東泥、環泥等水泥廠也都於證交所的重大訊息上表達同樣的立場。

台泥業務副總黃健強表示,過去幾年,國內水泥市場面臨國際水泥業不合理的低價傾銷,造成水泥價格低迷,一度達1100元1噸,最近水泥價格回升,除了是因政府課徵反傾銷稅,水泥價格回到合理價位外,也是市場需求與供給機制正常運作結果,而即使以現在1噸水泥價格回升到2300、2400元,仍不及10年前的價位,與鄰近國家相比,也是偏低。

亞泥發言人周維崑也表示,近2年水泥價格確實是一路漲價,但這也是反映石油、煤炭、石膏、船運費等節節上升的成本,並非人為操縱。

水泥業者對於公平會作此決議,都表達相當遺憾,也都表示,在收到處分書後,一定會提出行政救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