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奢虛心納諫 以少勝多大破秦軍

作者:羅善
趙奢沒有因為許歷地位低就輕視他,而是謙虛地採納了許歷的建議,所以才能以弱勝強,打敗秦軍。(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3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在戰國末期各諸侯國中,秦國日漸強大,並經常向鄰國擴張勢力。周赧王45年(西元前270年),秦國派兵20萬去攻打韓國,並駐軍在趙國的戰略要地閼與(在今山西和順縣境)。韓、趙兩國是近鄰,唇齒相依。在這緊要關頭,趙惠文王就命大將趙奢,率領5萬人馬前去援助。

清人繪趙奢像。(公有領域)

趙奢是歷史上一位名將,與廉頗齊名。他為人非常謙虛謹慎,閒時就向別人討教兵法;作戰時,奮勇當先,而且十分講究策略,注意採納下級的意見。這次趙奢率軍從國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西南)出發,行軍30里即令軍隊停止前進,堅壁清野,做出長期堅守的樣子。

秦軍將領胡陽(又名胡傷)被假象所迷惑,放鬆警惕,得意忘形地說:「這樣看來,閼與(地名)是我們秦國的了。」這時,趙奢卻乘秦軍不備,率軍迅速趕到閼與前線,占領要塞,構築工事,完成了戰事的各項準備。

一天,侍衛人員向趙奢報告,有一個名叫許歷的士卒,說有重要事情,要面見將軍。趙奢叫侍衛人員立即引許歷進帳。許歷見將軍誠懇和藹,解除了顧慮。他對趙奢說:「我軍雖突然來到秦軍面前,使他們猝不及防,震動很大。但是,秦軍一向詭計多端,可能會利用我軍剛到,整備未全,來個突然襲擊。趙將軍要留心才是。」「對,你的話很有道理。」趙奢虛心地採納了許歷的建議,迅即作了布置。

當天夜裡,秦將胡陽果然親率一支軍隊前來偷襲趙軍。已準備好了的趙軍,突然全營燈火齊明,奮起反擊。秦軍士兵見勢不妙,沒等交鋒,便紛紛撤走。第二天,趙奢正在處理軍務,又有人要求見將軍,進來的還是那個許歷。

他對趙奢說:「《兵法》上說,占有地利的軍隊,才能打勝仗。我察看附近一帶地形,最高、最險的是北山,秦軍卻沒去據守。我們應趕緊去占據它。這樣,就可以居高臨下,威脅秦軍。」趙奢再次接受許歷的建議,立即派兵一萬,屯據北山嶺上,做好進攻的準備。胡陽兵到,急令秦軍立刻搶奪北山。這時趙奢率領大軍趕到,北山上的趙軍也衝殺下來。兩路夾攻,殺得秦軍丟盔棄甲,大敗而逃。趙奢乘勝追擊,把秦軍趕出了韓國和趙國。

趙奢率師凱旋,回到邯鄲。惠文王立封趙奢為「馬服君」,地位跟相國藺相如和大將廉頗相等,並誇讚說:「趙將軍遠道進軍,以少勝多,擊敗強大的秦軍,真是勞苦功高。」

趙奢謙遜地說:「我有什麼功勞呢?如果沒有將士們的齊心協力、英勇奮戰,是沒有辦法擊退強秦的。我特別要推薦的是士卒許歷,他曾兩次提出過有益的建議。我是根據他的建議,才取得這次勝利。」

惠文王說:「趙將軍也不要過謙了。正因為你虛心接受下級的建議,所以才能以弱勝強,打敗秦軍。至於許歷,我當然也會好好獎賞,就破格提拔他擔任國尉(當時的高級軍官)吧!」

正是:

好鋼受煉,
好官聽諫;
多聞識廣,
多行步健;
謙恭增智,
多多益善!

事據《東周列國志》

——轉自正見網 (有刪改)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