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報社論:中日韓鬧僵不利東亞高峰會

【大紀元12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三日專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的社論指出,中、日、韓三國鬧僵,不利本月中旬即將在吉隆坡舉行的東亞高峰會,也讓東亞高峰會及未來各種多邊合作的計畫蒙上陰影。

由於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執意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國與韓國的不滿,兩國日前不約而同發表聲明,在第九次「東協加三(中、日、韓)」(或稱十加三)領導人會議以及首屆東亞高峰會期間,不會與日本領導人會晤。

日本也對此強烈不滿,小泉於一日警告鄰國,不要拿他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作為「外交牌」來打。

社論認為,中、日、韓三國氣氛如此之僵,對東協和三國分別舉行的「十加一」領導人會議固然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對「十加三」會議、東亞高峰會及未來各種多邊合作計畫,肯定吹來一朵烏雲。從一九九九年以來,中、日、韓三國借「十加三」會議機會,舉行三國領導人早餐會,今年已成奢望。

社論指出,日本、中國與韓國這三個亞洲經濟上最強的國家,已經進入所謂的外交「冰凍期」,短期內難望解凍。

社論說,美國已經擺明支持日本,主張中、韓不要與日本計較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日本有恃無恐,當然不可能示弱後退,且日本領導人也一再強勢宣示,全心全意投向美國,不管鄰國有什麼看法。

社論認為,日本政府這種稱「自主外交」的新作風,實際效果恐怕對日本「自主性」沒有幫助,日本重新尋求「脫亞入歐」或「脫亞投美」,對日本在亞洲的影響力不會起加分作用,如果將來日本與中、韓的矛盾惡化到影響美國利益,對日本更加不利。

社論說,今年二月美、日宣佈把台海納入共同戰略目標,如果不是伴隨著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社的敏感效應,也不會掀起太大波瀾,可見靖國神社是一條敏感神經,如果不是小泉一意孤行,也不至於把韓國推向與中國「同仇敵愾」。

社論強調,小泉說「不明白為什麼被批評」,其實解開中日韓僵局的鑰匙很小,小泉的「不明白」正是問題所在。由於小泉不可能退縮,這對首屆東亞高峰會帶來什麼考驗,就待東協十國如何折衝樽俎了。

相關新聞
歐盟期與地中海沿岸國家簽定反恐協議
張三一言:左景這邊獨殘
大英國協峰會 將促反恐應尊重國際法與人權
大英國協峰會賦予歐盟更多責任謀求貿易進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