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評論」後街男孩:風格 流行 文化

人氣 107
標籤:

【大紀元12月9日訊】(據中華網12月08日報導)Backstreet Boys所代表的,不只是五位能歌擅舞、才華洋溢、讓少女們尖叫到不支倒地的偶像藝人,這兩個英文單字還象徵著一種風格、一種流行、一種文化。他們在歌壇、娛樂界甚至全世界的青少年文化圈裏所創造出的奇跡已被載入青史,而這五個都還很年輕的男孩未來還有潛力創造出更多令人讚歎的紀錄。

   這一切得從Backstreet Boys的兩位團員Kevin Richardson以及Brian Littrell說起,這兩位住在肯塔基州的表兄弟從小就在教堂唱詩班裏唱歌,兩人也經常參加一些地方上節慶活動的歌唱表演,雖然他們是白人小孩,不過他們最喜歡演唱的卻是有”嘟嘩”合音的靈魂老歌,以及像大人小孩雙拍檔合唱團(Boyz II Men)那般的現代R&B風格作品。至於其他兩位當時住在佛羅裏達州奧蘭多的團員Howie Dorough和A.J. McLean以及從紐約搬到佛州的Nick Carter則都經常參加奧蘭多當地的廣告、戲劇和電視節目的試鏡活動,在一場三人都有報名參加的試鏡活動中,他們意外地發現他們對於靈魂音樂都有著相同的喜好,一拍即合的三人於是決定要成立一支合唱團。1993年,搬到奧蘭多去擔任佛州迪士尼世界導遊的Kevin透過同事的介紹結識了Howie、A.J.以及Nick,四人當下決定要組成一個合唱團,後來Kevin又把Brian拉進團裏,在他們確定要將一個奧蘭多當地的跳蚤市場名稱納入團名中之後,Backstreet Boys正式組成。

   1994年,經由一位唱片製作人朋友Louis J. Pearlman的穿針引線,Backstreet Boys與Donna & Johnny Wright 簽訂經紀約,Donna & Johnny幫Backstreet Boys安排了許多現場表演活動,並邀請各唱片公司負責藝人事務的主管來觀賞他們的表演。Backstreet Boys的實力很快就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肯定,Jive Records率先採取行動,把Backstreet Boys簽入旗下,並為他們請來製作人Veit Renn和Tim Allen,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錄製完成了他們的首張同名專輯。雖然團員們都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小孩,但是唱片公司卻採取先進攻歐洲市場的策略,在1996年先於歐洲及加拿大地區發行他們的首張同名專輯。唱片公司不按牌理出牌的這項策略果然奏效,Backstreet Boys結合流行、R&B、舞曲、搖滾的特殊曲風果然很合歐洲歌迷的胃口,他們的首張專輯席捲了歐洲各國的排行榜,在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都獲得前十名的成績,而單曲”We‘ve Got It Goin‘ On”和”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也相繼在各國成為熱門名曲,”We‘ve Got It Goin‘ On”在英國更是紅遍大街小巷的超級勁曲。以一組沒沒無聞來自異鄉的年輕團體來說,初試啼聲就得到這麼好的成績讓他們迅速成為歐洲流行樂壇的焦點,英國1995年度Smash Hits音樂獎也因此馬上頒發給他們”最佳新進藝人”頭銜。

   儘管在歐洲已經開始築起他們超級偶像天團的地位基礎,但是Backstreet Boys在家鄉美國一開始並沒有得到應得的重視,1995年在美國發行的單曲”We‘ve Got It Goin‘ On”僅在Billboard單曲榜上獲得第69名差強人意的成績。一直要到兩年後的1997年,Backstreet Boys終於以結合他們之前在歐洲已經暢銷多時的多首單曲以及一些新作(這些新作後來也收錄在只在歐洲發行的「大家好!新好男孩回來了(Backstreet‘s Back)」專輯裏)的美國版同名專輯在家鄉揚眉吐氣,這張美國版的同名專輯不但獲得全美專輯榜第四名、銷售量達到14張白金唱片標準的成績,專輯中相繼推出的幾首單曲包括:”Quit Playin‘ Games (With My Heart)”(白金單曲)、”As Long as You Love Me” 、”Everybody (Backstreet‘s Back)” (白金單曲)、”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以及”All I Have to Give” (白金單曲)等等都在全美熱門單曲榜、點播榜或成人抒情榜上創下前十名的佳績。

   就在飛黃騰達的日子終於來臨之際,Backstreet Boys卻得開始面對眼前的一堆難題,其中之一是Brian在1998年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住院開刀,而當他還在手術後恢復期時,Backstreet Boys又捲入了與經紀公司的版權合約糾紛,結果變成了一個諷刺的狀況,在Backstreet Boys好不容易盼到在美國以及全世界各地躋身巨星地位的成就之後,他們不但沒時間慶功,反而花了將近一整年的時間與經紀公司對簿公堂。最後Backstreet Boys與經紀公司達成協定,Louis J. Pearlman繼續擔任他們的經紀人,但其他所有原經紀團隊的成員則全部解除與Backstreet Boys的合作關係。版權糾紛告一段落後,團員們終於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繼續專心錄製他們的新專輯。

   在即將邁入千禧年的前夕,Backstreet Boys在1999年夏天發行了「千禧年(Millennium)」專輯,果不出所料,專輯一推出就于首周奪得全美專輯榜冠軍,並且首周銷售量就突破一百萬大關,使得Backstreet Boys成為Billboard雜誌採用SoundScan系統以來第一組首周專輯銷售量破百萬的藝人。專輯裏的幾首單曲:””I Want It That Way”、”Larger Than Life”、”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以及”The One”因為居高不下的電臺播放率而相繼打入全美熱門單曲榜,專輯本身也在發行後沒多久就創下單在美國就有一千兩百多萬張的傲人銷售成績。打鐵趁熱的Backstreet Boys緊接著又趕在同年的耶誕節前推出一張應景的聖誕專輯,來年他們似乎完全不需要休息地又馬不停蹄發行了「藍與黑(Black & Blue)」專輯,這張專輯問世後不但再度奪得全美專輯榜冠軍,而且還被許多樂評視為Backstreet Boys”轉大人”的轉捩之作。在「藍與黑」專輯裏Backstreet Boys已經減少了許多以往的青春偶像氣息,改以較成熟的風格展現出他們從新好男孩變成新好男人的魅力。這張專輯也產生了幾首排行單曲,包括有:”Shape of My Heart”、”The Call”、”More Than That”等等。2001年,Backstreet Boys推出了他們的首張精選輯「精選輯-第一章(Greatest Hits- Chapter 1)」,其中的新歌”Drowning”獲得全美單曲榜第28名的成績。

   就在發行精選輯的同時,卻傳出Backstreet Boys因為A.J.的憂鬱症以及酗酒問題而不得不延後巡迴演唱行程的消息,儘管團員們都表達了強力支持他們這位多年好友的立場,但是之後Nick又於2002年發表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Now or Never」,再加上Backstreet Boys因為與唱片公司的合約問題而鬧得滿城風雨,因此Backstreet Boys即將解散的傳聞不脛而走。雖然Backstreet Boys後來在他們的官網上強調他們並沒有要解散的打算,只是要暫停一下他們多年從未歇息片刻的腳步,讓每位團員都可以喘口氣,找回自己的生活空間,但歌迷們還是提心吊膽,深怕Backstreet Boys就此慢慢褪出歌壇。

   在團員們休息的這幾年期間,除了Nick努力拓展個人演唱事業,Kevin也把觸角伸到百老彙,參與著名舞臺劇”芝加哥”的演出,而Brian也在這段期間當了爸爸,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方向。2004年,團員們在經過這段休養生息的期間之後,決定要重新回到Backstreet Boys陣中,以不同的心境與體驗為樂團注入不一樣的聲音。除了全員到齊的五位團員,他們這次也請到了來自各個不同音樂領域的創作者/製作人,包括葛萊美獎最佳年度製作人得主John Shanks、Billy Mann〈史汀(Sting)、紅粉佳人(Pink)〉、與Backstreet Boys有過密切合作關係的超級製作人Max Martin(布蘭妮(Britney Spears)、超級男孩(‘NSYNC)、席琳狄翁(Celine Dion)),還有名製作Mark Taylor(雪兒(Cher)、安立奎(Enrique Iglesias))..等等,來為不一樣的Backstreet Boys打造不一樣的聲音,結果在他們的最新專輯「風雲再起(Never Gone)」裏顯而易見,這張專輯的內容層次比以往更寬更廣,團員們對曲風的選擇幾乎是毫無設限。整張專輯展現出這群男孩們已經擺脫以往的泡泡糖形象,轉而以實力派音樂人之姿複出歌壇的企圖,無怪乎滾石雜誌以「一場讓人驚喜的回歸」來形容男孩們的努力。

  後街男孩全球銷售紀錄

  1996 Backstreet Boys 全球800萬張
  1997 Backstreet‘s Back 全球2300萬張 (銷售包括美國發行的Backstreet Boys同名專輯)
  1999 Millenium 全球2400萬張
  2000 Black & Blue 全球1200萬張
  2001 The Hits-Chapter 1 全球600萬張

  後街男孩美國專輯成績

  1997 Backstreet Boys 全美14白金 第四名
  1999 Millenium 全美13白金 第一名(十周)
  2000 Black & Blue 全美8白金 第一名(兩周)
  2001 The Hits-Chapter 1 全美1白金
  (資料來自RIAA美國唱片工業協會,1白金代表100萬張)

  後街男孩美國單曲成績

  1995 We‘ve Got It Going On 69
  1994 Quit Playing Game With My Heart 2 (白金單曲)
  1997 As Long As You Love Me 4 (點播成績)
  1998 Everybody(Backstreet‘s Back) 4 (白金單曲)
  1998 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 4 (點播成績)
  1999 All I Have To Give 5 (白金單曲)
  1999 I Want It That Way 6
  1999 Larger Than Life 25
  2000 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 6
  2000 The One 30
  2000 Shape Of My Heart 9
  2001 The Call 52
  2001 More Than That 27
  2001 Drowning 28

  歷年專輯排行紀錄

  1996 後街男孩同名專輯(歐洲版)(Backstreet Boys) 全英12
  1997 後街男孩同名專輯(美國版)(Backstreet Boys) 全美第4
  1997 大家好!後街男孩回來了(歐洲版)(Backstreet‘s Back)」 全英第2
  1999 千禧年(Millenium) 全美第1 (10周)、全英第2
  2000 藍與黑(Black & Blue) 全美第1 (2周)、全英13
  2001 精選輯-第一章(The Hits-Chapter 1) 全美第4、全英第5

  歷年單曲排行紀錄

  1995 We‘ve Got It Going On 全美69、全英第3
  1996 Get Down (You‘re The One For Me) 全英14
  1996 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 全英第8
  1996 Quit Playing Game With My Heart 全美第2、全英第2
  1997 Anywhere For You 全英第4
  1997 As Long As You Love Me 全美第4(點播成績)、全英第三
  1998 Everybody(Backstreet‘s Back) 全美第4、全英第3
  1998 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 全美第4 (點播成績)
  1999 All I Have To Give 全美第5、全英第4
  1999 I Want It That Way 全美第6、全英第1
  1999 Larger Than Life 全美25、全英第5
  2000 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 全美第6、全英第3
  2000 The One 全美30、全英第8
  2000 Shape Of My Heart 全美第9、全英第4
  2001 The Call 全美52、全英第8
  2001 More Than That 全美27、全英12
  2001 Drowning 全美28、全英第4

  得獎紀錄

  2 美國唱片工業協會鑽石唱片
  7 葛萊美獎提名
  2 全美音樂獎
  4 世界音樂獎
  5 告示牌音樂獎
  4 百事達音樂獎
  3 MTV音樂獎
  2 MTV歐洲音樂獎
  2 加拿大Much Music音樂獎
  1 電臺音樂獎
  1 加拿大朱諾音樂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後街男孩復出從北京開始 演唱會上將唱4首新歌
昨天翹首以盼 今天目瞪口呆 我們對過氣明星說NO
尼克鬧事被捕 “後街男孩”複出將受影響
後街男孩專輯《Never Gone》 歌迷評價褒貶不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