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産風險危及銀行 央行警告

--國家承托房地產價格不可能長久 價格下跌必致銀行巨額虧損

標籤:

【大紀元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途綜合報導/近日上海央行向金融機構發出預警:要高度重視房地産市場風險向銀行信貸轉移的可能性。這一警告表示,上海房地産泡沫經濟帶給銀行的危機感已經到了實質性的地步。

去年5月間,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首次明確預警中國房地産泡沫,提出「中國地産泡沫即將破裂」,並特別提到了上海房地産泡沫現象。11月,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又說,「在我看來,中國的房地産周期正徘徊在大爆破的邊緣。」


*房地産開發資金主要來自銀行

據央行上海分行的統計報告顯示,2004年上海房地産貸款強勁增長,全年新增貸款超過1000億元,占中資金融機構全部新增貸款的3/4強。

北京經貿大學副教授汪新波認爲:在中長期貸款中,房地産貸款占了相當大比重,從1998年末的3106億元上升到目前的2.6萬億元左右,占全部人民幣貸款總額的14.7%。

專家認爲,房地産資金占銀行貸款如此高的份額,風險的確值得警惕。

*上海GDP1/4靠房地産

據全球經濟觀察報報導,上海經濟對房地産的依賴度在2004年出現了明顯的上升,房地産直接拉動上海GDP增長約爲17%,建築材料、房屋仲介和家具電器等其他因素的間接影響約3%到7%。也就是說,上海近兩年經濟增長中,可能有四分之一直接或間接地與房地産有關。

*熱錢湧入投資購房比例高

隨著上海房價節節升高,上海一般居民已無力購房。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上海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03年爲14810元,04年按15000元計,目前的上海平均房價已經超過8000元/平方米,若每居戶80平方米計算,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14倍(97年房地産泡沫破滅前的香港,房價收入比爲11倍)。

據調查,上海過去幾年投資購房比例很高,購房不是爲居住,而爲獲利。在上海中心市區的公寓裏,大約有四分之一的電費僅夠維持一個冰箱的運作,說明這些公寓沒有人居住。浦東新區的一些住宅小區無人居住的房子占40%左右。


投資購房中很大部分是外來熱錢。2004年上海的房地産湧入熱錢估計在30億到70億美元之間。東方早報2月9日報導,上海單價在2000美元以上的樓盤中,境外投資者占到總數的50%以上。

這類以逐利爲主要目的的熱錢,購房的誘因是資産升值,是建築在房價上漲的前提下的。一旦意識到無利可圖,熱錢可能一夜間撤出。熱錢一旦消失,大量房屋將空置,無人購買。

在人民幣升值期望中,熱錢還可能將上海房價推高,離上海市民的承受能力就越遠,明天房價下跌的空間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21世紀經濟報導文章說,上海將是泡沫破滅的第一個城市,上海房地産已經連續四年上漲,如果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市場將很快出現逆轉。

*銀行危機感加劇

中國經營報報導,房地産開發商在完成前期自有資金籌措之後,一億元的專案就能從銀行拿到1.5億元的貸款。貸款到手後,開發商會用低廉的銀行貸款迅速償還前期融資中其他來源的「高額」借貸,然後在專案操作中以流動資金貸款,或者挪用工程款、購房者前期預付款等進行專案運作。「這樣一來,房地産開發中大多數的風險轉嫁到了銀行頭上。」

據悉,銀行超過半數貸款都是以房産做抵押的,房地産價值的風吹草動必然會波及半數甚至更大規模貸款的安全。

近年來,摩根士丹利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勁吹泡沫威脅論,頻頻警告對華投資者: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潛在危機一觸即發,不可貿然舉足進入。

謝國忠關於中國房地産的泡沫論出來後,遭到了中國房地産業的猛烈攻擊,中國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還專門出臺了駁斥該「泡沫論」的研究報告。

*中國負債總額約為年生産總值150%

經濟專家認爲,中國經濟中最薄弱的環節,是中國的金融體系。中國政府公佈2003年公佈的數據,中國的銀行資產中,大約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壞賬和不良貸款。但外界一般估計,真實的情況,可能是佔到銀行資產的百分四十甚至六十左右。

2003年以後,中國各個銀行按照政府要求降低壞賬比例,它們所採取的最重要辦法是把分母作大,即增加銀行的資產值和貸款總額。北京的一位經濟學者指出,這和欺騙沒有區別,而且由於急於擴資,壞賬比例未來兩年肯定會急劇增長。

過去兩三年,中國的銀行對房地產企業貸款急速增加,這種貸款基建在房地產價格之上,一旦價格下跌,必然導致銀行出現巨額虧損。

有學者估算,中國政府内外債務,加上歷年纍計的退休、失業等社會保險資金缺額,大約為中國每年國内生産總值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國家承托市不可能長久

房地產價格在中國目前經濟的鏈條中處於最爲關鍵的,卻也是相當薄弱的位置。中國政府全力挺住房地產價格,只許上升不許下降,以至中國城市房地產價格和居民收入完全不成比例。以國家財力承托房地產價格不可能長久。有專家估計,未來兩、三年是最危險的時期,如果房地產價格不跌,高通脹必然在中國出現,無論出現哪種情況,中國經濟前景都面臨極大考驗。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上海前人大主任受審 曾被指幫情婦獲政協委員資格
中共黨媒高官稱記者寫稿要當奏摺寫 引熱議
上海知名櫥櫃公司「全屋定製」門店人去樓空
中共三中全會確定會期 專家:釋恐懼垮台信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