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量級參議員提案籲歐勿取消對中軍售禁令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八日專電)多位美國兩黨重量級聯邦參議員十七日共同提案,列舉二十七項理由,要求布希總統利用下週訪問歐洲的機會,向歐盟領袖清楚表明美國反對歐盟取消對中國軍售禁令的立場。提案並要求政府警告歐盟,如果歐盟執意取消對中軍售禁令,將對美歐防衛合作產生不利影響。

聯署這項提案的參議員包括史密斯(共和黨、俄勒岡州)、拜登(民主黨、德拉瓦州)、布朗貝克(共和黨、堪薩斯州)、基爾(共和黨、亞利桑那州)、張伯利斯(共和黨、喬治亞州)、英格里斯(共和黨、內華達州)和謝爾比(共和黨、阿拉巴馬州)。

提案列舉二十七項理由,要求美國政府積極與歐盟交涉,並強調如果歐盟不聽美國勸告,執意要取消對中國軍售禁令,將對未來美國對歐盟的軍事技術轉移,產生不利的影響。

這二十七項理由包括: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中國政府下令人民解放軍對手無寸鐵的和平示威學生鎮壓,造成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六月五日,老布希總統譴責中國暴行,並採取包括凍結對中國軍售的懲罰措施;六月二十七日,歐洲共同體宣佈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懲罰措施。

禁令實施十五年後,中國的人權狀況迄無改善,根據國務院二○○三年人權報告,「中國的人權紀錄仍然非常糟糕,政府繼續迫害人權,今年的人權狀況有惡化跡象;至二○○三年底,還有二千多位因天安門事件下獄者仍在坐牢」。

最近被軟禁長達十五年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去世,中國政府的表現,顯示其對天安門事件的作為仍無悔意。

歐洲議會已先後四次通過決議案,以中國人權並未改善為由,反對取消對中國軍售的禁令,最近一次是在今年一月十三日。

數個歐盟成員國政府已表達反對取消對中國武器禁運的立場,有些成員國的國會也通過反對取消決議案。

歐盟雖然提出以「行為準則」取代禁令,但「行為準則」並無拘束力,不足以控制對中國的武器出口;何況多家歐洲大軍火商已躍躍欲試,準備對中國進行大量軍售。

二○○四年美國國防部年度報告指出,歐盟如果取消對中軍售禁令,將會提供中國獲取特殊軍事技術的機會;報告指出,中國擴軍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對台灣恫嚇,並阻止「第三者」介入台海爭端,所謂「第三者」當然就是指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台灣的未來應以和平的方式解決。

二○○四年六月,美中經濟安全檢討委員會提交國會的報告指出,在過去數年台灣軍事均勢已出現戲劇性的改變,中國在質與量方面都已超越台灣;台海均勢失衡將影響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日本已表明反對歐盟取消對中國軍售禁令,認為取消禁令不只是影響到日本的安全環境,更影響到整個東亞地區;美國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有其安全利益,包括日本、台灣、南韓及其他重點地區的安全;中國擴軍將威脅到美國駐亞洲地區軍隊的安全。

由於美軍安全受到威脅,美國必須重新評估對歐盟出口的軍事技術,是否會被轉移到中國大陸;根據中央情報局報告,中國在二○○三年下半年,仍繼續對巴基斯坦、伊朗、蘇丹出口彈道飛彈及先進傳統武器。

二○○四年十二月,美國政府下令對中國七家公司實施制裁,因為這七家公司對伊朗輸出武器及技術。

基於以上理由,提案強烈支持美國繼續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強烈呼籲歐盟繼續凍結對中軍售;要求布希總統利用下週訪問歐洲的機會,向歐盟領袖表達美國反對取消對中軍售禁令的立場;鼓勵美國政府清楚地告訴歐盟,如果歐盟執意取消禁令,將會對美歐軍事合作,包括美國對歐盟軍事技術的輸出,產生不利影響。

提案並呼籲美歐合作,研訂共同策略,促成中國改善人權,停止對台灣進行軍事擴張,以及監視中國對外武器擴散。

相關新聞
美國務院:英支持中國軍售解禁無損美英關係
美重申反對解除軍售禁令
英美討論中國及伊朗問題
美重申反對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