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被疑步入低技術陷阱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訊】
廣東省鬧起了“民工荒”

截至2月15日,廣州春運指揮部獲悉,通過鐵路到達廣東的外來工達100万
人,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6%。在取消了新年后一個月內不得招收新民工的禁令后,
入粵民工竟然不增反減。廣東省鬧起了“民工荒”。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廣東省勞動部門調查,去年開始席卷珠三角的“民工荒”,
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來自勞動部門的統計表明,2004年1月~6月,
廣東省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3.8万人,而實際求職的只有2.5万人。

由于中國人口數量巨大,普通工人是從來不會缺少的,而最低工資標准才
684元的普通工人勞動薪酬使得珠三角地區的勞動薪酬不再具有吸引力。所以,“民
工荒”就逐漸表現為“技工荒”了。

中國經濟正陷入“低技術陷阱”

廣東省總工會不久前完成的一項調查表明:“勞動力無限供給下的低工資高競
爭力”,正使中國經濟陷入一個低技術的陷阱。

“這有點像飲鴆止渴。”一位人力資源專家分析說。低工資、低教育、低
技術、低勞動生產率、高勞工淘汰率,已成為中國現有經濟發展模式附帶出來的問
題。

中國的勞動力太便宜,厂家不愿意投資更新技術、提高工人的素質。即使
是一些掌握新技術的外商,在中國設厂也宁愿多雇些廉价工人,少用昂貴的先進設
備。

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廣東省總工會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些年來,在這里發展起
來的企業,基本上是以加工和組裝為主。由于受國際貿易條件限制,加上國內市場
狹小,這些產品只能以極低的价格出口。在這樣的企業中,流行的說法是:只有靠
壓低工資,才能有利可圖。中國企業只能在國際工業“食物鏈”的最底層。

走出“低技術陷阱”:提高民工勞動報酬

据廣東省總工會的調查,珠江三角洲76.3%的進城務工人員月工資水平處于500元
以下或501~1000元的幅度。而他們的生活成本達到每月500元左右。有13.2%的進
城務工人員入不敷出,63.2%的進城務工人員沒剩下多少錢。所以大部分進城務工
人員,正常的工資收入只能維持其生活開銷,根本談不上高昂的教育收費下的學習
“充電”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經濟學人: 中國降溫 經濟反而更熱
日本政府研究大幅減少援華
中日貿易:摩擦 競爭 機會
雷曼預測今年全球經濟下跌  中國則將軟著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