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外管局關注外資投機炒樓

標籤:

【大紀元3月11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表示,中國非常關注資本流入中存在的投機問題,特別是外資投機炒樓問題。

正在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的郭樹清委員說,人們都注意到,去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額高達2067億美元。從總體上看,大量資本流入是正常的、合規的,是市場因素作用的正常反映。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令人擔心。

第一,在外債方面,去年末中國外債餘額2286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350億美元,增幅18%,為多年來所未見。其中,短期外債增長更快,去年末占中國全部外債的比例已超過45.6%,較上年末提高5.8個百分點,高於國際公認的40%的警戒線。

由於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遠大於短期外債余額,因此中國總體上並不存在償債風險。但對單個企業來說,由於其短期債務較多,不排除將來集中償付時可能出現償付困難,而當各種不利因素聚集起來之後,形成一定時期一定範圍的系統性風險也是可能的。

第二,在資本項目方面,去年出現大量海外個人到中國境內購買房地產的情形,其中一些明顯超出了購房自用的範疇。國家外匯管理局發現,在有的沿海城市,海外個人購房一人多達幾十套甚至上百套,明顯帶有投機性質。

第三,在貿易和直接投資方面,也存在“弄虛作假”情況。就是說,從表面看是貿易活動或直接投資,但實際上是用來購買人民幣資產或者房地產,進行投機。甚至還存在相當數量的“假外資”。

郭樹清表示,國家外匯管理部門與其他有關宏觀經濟部門正在就資本流入中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調查,並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進行嚴肅處理。

他強調,各地區、各部門以及在中國投資的企業,都有遵守中國外匯管理法規的義務。他說,資金流入是涉外經濟的重要部分,希望各有關方面配合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增強防範金融風險的意識,共同努力,一道抑制投機資本。

郭樹清還呼籲各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改進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方式,提高貿易質量和引進外資質量,不要單純追求數量。同時,對待內資企業要與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加快落實“國民待遇”。

郭樹清強調,不加區分地引進外資可能“後患無窮”。他說,投機資本在當地炒房地產,把價格抬得很高,一時看著很繁榮,但其實對改善投資環境沒有好處,因為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會帶動整體生活和商務成本的上升。特別是,這對當地的金融機構、企業甚至居民個人意味著很大的風險,一旦泡沫不能持續,就會造成巨大虧損。

郭樹清還披露,去年凈增加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有: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606億元,海關統計的貿易順差32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項下企業多結匯少購匯比往年多增加300億美元,外債增加350億美元,服務貿易順差100多億美元,個人轉移和收益及其他達300億美元,證券投資100多億美元。此外,還包括國內機構在海外的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匯率變化形成的收益,以及金融機構調回的資金。

相關新聞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中國汽車供應鏈加快出海 分析:規避歐美制裁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