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狩獵引發道德爭議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常鵬編譯報導)自從人類學會以石擲殺獵物取食後,獵人一直是技術的開創者。步入光電時代的今日,人類用於狩獵的器件更是日新月異五花八門。在濃密的樹叢中使用熱感知器便可找到受傷獵物的位置;遙控攝影機可追踨獵物的途徑;現在更有電動式鴨形與鹿形誘餌、電子式鴨鳴和狼鳴器,甚至有全像射擊(holographic archery)視覺輔助器等高科技獵具。

但據《美聯社》之報導,最新的狩獵技術已起引道德規範之爭議,且美國某些州的主管機關正準備禁止使用可讓獵人極易捕獲獵物的高科技發明。

聖安東尼(San Antonio)的一位老闆最近創辦的一個網站:www.live-shot.com,便引發了各界的騷動。世界各地的網路用戶從該網站透過滑鼠的遙控,便可射擊他私人牧場中放養的珍奇獵物或野豬。

德州野生動物協會執行主任柯比-伯朗(Kirby Brown)說:「坐在電腦螢幕前玩視訊遊戲,啟動搖控的射擊裝置射殺動物的行為並非狩獵;而且也不在道德的規範之內。」德州的獵物委員會表態同意上述看法,並朝向禁止以遙控器獵捕本土的獵物。但針對私人放養的外來種獵物的禁令,則尚需經立法機關立案通過。

「活射(Live-Shot)」網站的擁有者約翰-洛克伍德(John Lockwood)認為他的點子不過是現在德州盛行的射鹿方式之延伸,而且它可讓殘障的獵人與海外服役的人員仍可享受到打獵的樂趣。

依照他的構想,獵人從電腦終端機即可遙控一支「.30-06」萊福槍來瞄準與射擊,透過攝影機的視訊傳輸獵人可看到獵物。這種情況就像手中持有萊福槍的隱形獵人,可為所欲為地從事危險或不道德的射擊。

幾年前市面上曾銷售一種品名為Robo Duk的鴨形誘餌,這種餌鴨具有電動式的翅膀,其翅膀在陽光下振動所產生的反光會令鴨群誤以為有鴨子降落於水面上。其上市後便被獵人用於埋伏點。後因其提供了獵者過於有利的獵殺優勢而在賓州被禁用,華盛頓州隨後於2001年亦禁用此產品。

華盛頓州魚類與野生動物部(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狩獵科經理大衛-魏爾(Dave Ware)表示:「Robo Duk的例子與現今某些先進技術面臨的問題類似;它們給獵者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這些新科技讓主管機關面臨了兩難:禁用?或是縮短狩獵季節?
魏爾說:「當我們問獵人如何決擇時,他們均明確表示寧可禁用這些器件,因為他們更在乎獵場渡過的時光。」

對這些狩獵利器的禁用法規,近年先後有俄勒岡州(Oregon)與加州跟進。俄勒岡禁用機械式餌鹿;加州則於獵鴨季後期禁用機械式誘餌;阿拉巴馬州去年亦禁用動力式誘餌。這個議題已持續在美國各地展開熱烈討論。

俄勒岡州為了讓射箭者能享受較長的獵季,便規定禁止機械式箭頭的使用。因這種箭頭會在撞擊獵物瞬間才撐開,使箭支在飛行中的風阻降低而易於命中目標。

另一個可享有較長獵季的團體,則是採用如前膛式(muzzleloader)之舊型獵槍的獵人。俄勒岡州甚至規定獵槍的擊發裝置必須不能夠防風雨。

俄勒岡州魚類與野生動物部經理湯姆-桑頓(Tom Thornton)說:「現在(我們)有意回復到保持使用原始武器的方式來行獵。」現在有些打獵的老手已不再追求摩登,反而採用復古的方式。例如前華盛頓州前膛槍協會(Washington State Muzzleloaders Association)會長華特-克利斯坦森(Walt Christensen)已計畫於下一個獵季改用燧石發火之舊型槍(flintlock),與他的獵友共同尋求挑戰老技術的刺激。

克利斯坦森說:「不論你採用何種武器,狩獵中你必須回歸到一個概念–不要遠在4,000碼(3.657公里)之外射殺獵物,即使廣告說那是可以辦得到的。」

即使獵具發明家們仍不斷發展出更有效的行獵技術,但在狩獵運動的行裏行外均會引發更多的道德疑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達拉斯「大」野狼令生物學家百思不解
雅典奧運競賽項目介紹——射擊
日本驚傳野熊傷人意外一婦人身受重傷
獵狐行動被誤認狐狸中彈   英男孩不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