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多元策盟 鋪造東亞新絲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近年來,東亞各國經貿快速成長,區域內貿易更是大幅上揚,東亞市場區域商機雄厚,對台灣經濟發展而言,是個機會;但隨著「東協加N」自由貿易區的形成,卻也同樣對台造成挑戰與威脅。

對此,行政院經建會指出,台灣將展開策略聯盟佈局以突圍。一方面,加速推動與美國及友好國家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另一方面,全力強化核心產業競爭優勢,打造台灣為東亞全球運籌中心,使台灣能夠成為跨國企業邁入東亞市場的「新絲路」。

隨著東亞國家經濟的迅速成長,國民所得躍升,將形成雄厚購買力的中產階級,消費市場商機雄厚,成為各國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東亞區域內經貿版圖更是明顯擴張(東亞各國係指台灣、日本、中國、香港、南韓、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10國)。

根據台經建會的內部研究報告指出,東亞國家的總出口佔全球的總出口比率,由1991年的22.8%增加至2003年的25.8%(見表一 );若單單計算東亞國家在區域內出口,佔其總出口比率,則從1991年的42%成長至49.8%,增幅達7.8個百分點(見表二 )。

換言之,出口不斷成長增加的東亞國家,有將近一半的貢獻,來自於東亞國家區域內的貿易。其中,台灣、南韓、新加坡等東亞國家區域內出口,佔其總出口比率更超過5成,高達52.7%。

對此,經建會指出,由相關數據可以顯示,東亞國家出口重心,「已由過去的歐美市場,逐漸轉為東亞區域內的國家」。

台灣居東亞第2大投資國

「台灣可以在東亞市場扮演經貿整合與傳承的關鍵角色!經建會強調,首先,台灣是東亞各國僅次於日本的第2大對外直接投資國;根據統計,台灣是越南的外來投資國第2名,在馬來西亞和泰國都是排名第3,在中國排名第4,印尼排名第6,顯示台灣大舉向東亞國家直接投資之後,已成為東亞經貿整合的主要推手。其次,台灣與東亞經貿整合日趨緊密,2004年台灣出口到東亞國家佔總出口比率為58.5%,其中,對中國及香港華人地區整合程度更為深化,佔36.7%。

當東亞經貿展現出雄厚整合性商機時,看起來對台灣似乎是很好機會,但同樣地,另一項重大威脅與危機正逐漸形成:「東協加一」(中國)或「東協加三」(中國、日本、南韓)自由貿易區的崛起!台灣經濟研究院二、三所所長龔明鑫指出,為掌握東亞區域內經貿整合的龐大商機,東亞各國莫不加強區域內雙邊與多邊結盟,尤其以東協加N的快速進展最受矚目,台灣受限於政治因素,進而被排除在外,也讓許多人憂心台灣會不會面臨邊緣化?

東協加一是由中國與東協在2002年簽署的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將在2010年建立涵蓋20億人口貿易量達1.2兆美元的自由貿易區,至少有7000項以上的貨物關稅可降低到0至0.5%,未來更與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三足鼎立;此外,東協加三高峰會也於去年11月舉行,預計今年12月舉行「首屆東亞高峰會」。

東協加N將衝擊我經濟

究竟東協加一和東協加三自由貿易區成立,對台灣經濟可能產生的衝擊為何?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洪財隆的最新研究指出,在東協加一情況下,若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完全撤除,將使我國實質GDP(國內生產毛額)減少0.05%;若是東協加三衝擊更大,若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完全撤除,實質GDP將減少0.12%。

而中華經濟研究院看法則更為悲觀,其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東協加一將使台灣實質GDP下降0.2%,貿易條件惡化0.19%;若是東協加三情況將更糟,台灣實質GDP將下降0.98%,貿易條件惡化1.14%。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提醒,「台灣必須在5、6年內尋求解決突圍之道﹔否則,東協加N效應,在2010年正式開啟後,台灣經濟將面臨空前挑戰,產業陷入空洞化危機。」

換言之,台灣仍被排除在東協加N,是難以改變的事實,面對這項空前挑戰,台灣要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呢?經建會副主委謝發達提出,政府目前已展開「策略聯盟佈局突圍」與「台灣新絲路」這兩大政策方向。

與美洽簽FTA列重點

在「策略聯盟佈局」方面,謝發達表示可細分為3部分:

第1是將與美國洽簽FTA列為推動最重點,包括電信、智慧財產權、藥品、稻米為洽簽議題,希望可以在最短時間提出突破性雙贏對策,以完成FTA的簽訂。

第2是鎖定友邦,包括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均已簽署諮商架構協議,宏都拉斯也表達與台灣洽簽FTA意願。

第3是與台灣非邦交但友好國家,積極進行協商溝通,例如日本、新西蘭和新加坡。

其次是,「讓台灣成為跨國企業邁入東亞市場的新絲路,共享、共創東亞經貿繁榮的契機。」謝發達說。

謝發達表示,台灣新絲路是謝揆上任後提出的政策,因為台灣已在東亞地區建立緊密的產業分工網路,展現全球運籌的靈活生產模式,更具備掌握東亞區內,龐大經貿商機的利基。

他強調,為確保台灣在國際上競爭力,政府未來將全力強化核心產業優勢,落實執行全球運籌發展計畫,推動自由貿易港區設置,以建設台灣成為東亞的研發重鎮、全球運籌中心,打造台灣成為外人投資東亞市場的「新絲路」﹗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