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維護用水品質 高市環保局宣導水塔水池防污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九日電)鑑於高雄市仍有相當多用戶尚未建立定期清洗水塔水池習慣,環保局今天邀集學校和政府機關等代表座談,希望藉由公共場所落實自我檢查和定期維護,讓民眾能夠健康用水。

高雄地區自來水水質在完成高級淨水廠和自來水質改善工程後,環保局去年抽驗結果顯示,總硬度比起過去削減了百分之三十六,自由有效餘氯削減百分之十,總溶解固體量降低百分之十三。但是,環保局去年抽檢通過水塔水池的間接自來水,發現有三成自由有效餘氯偏低,顯示用戶水塔水池可能遭到污染,且許多一般用戶並沒有定期清理蓄水池、水塔的習慣,影響用戶用水品質。

環保局邀集高雄市機關、醫療院所和各級學校代表進行座談,希望從公共場所開始落實水塔水池的維護,並且邀請國立中山大學環工所教授樓基中解說飲用水安全和建築物化糞池的維護。座談會現場並提供與會代表「餘氯測試藥劑」,提供與會者帶回去自我檢測。

市府環保局長張豐藤在會中表示,水塔、水池就好比一個杯子,好的水要裝在乾淨的杯子,才喝得到原來的好口感;但是從環保署先前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進入水塔水池後的自來水有百分之三十五不合格;環保局去年進行抽驗,也發現有百分之三十一的間接自來水自由有效餘氯偏低,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用戶水池水塔可能不夠乾淨、甚至受污染。

他表示,水塔、水池至少每半年要清洗一次,才能確保自來水不會被污染

環保局表示,如果檢測結果餘氯低於零點二PPM,就顯示水塔水池可能遭到污染,以致消耗自來水中用來消毒的自由有效餘氯,這時水塔水池應該盡快清洗。

張豐藤同時宣導化糞池的維護,他表示,大多數用戶的習慣,都是到化糞池滿,水不能沖了,或者有臭味逸散,才會抽水肥;有研究顯示,化糞池每半年清理一次,處理效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一,如果一年才清一次,處理效率降到百分之二十八,如果都不清理,化糞池處理效率只有百分之三,幾乎沒有作用,變成只是一個糞坑,沒有化糞的作用。

張豐藤表示,生化需氧量是化糞池的污染指標,如果沒有化糞處理,高雄市一百五十萬人每天排出的廢水就有六十公噸的生化需氧量,如果化糞池能發揮功效,可以降低到七點五公噸。

他說,曾有國中生自己做研究,看家庭廢水對大肚魚的影響,結果發現化糞池水稀釋到六分之一,對大肚魚還有百分之五十的致死率,這樣的污水如果排放到河川,將對河川造成嚴重的衝擊。

環保局提醒用戶,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水都必須符合「放流水標準」,否則會被處以新台幣三千元到三萬元的罰鍰。環保局各區清潔隊和部份清除處理業者也有水肥車提供抽水肥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