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從蔣公逝世三十週年談起(下)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2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

林曉旭:在後來抗戰結束以後,後來經過內戰期間,國民黨的勢力不得不退到了台灣,您覺得在這之後,是不是中共它的統戰方法、統戰策略和手段一直都沒有停過?

連接收聽

李天笑:實際上它還是繼續的進行它的統戰,各種各樣的方式。比方說在1955年,中共曾經拿下了兩個島,大陳島還有另外一個島,在這種情況下,中共就「以戰逼和」,覺得有了談判的資本了,因此就派章士釗,章曾經在段祺瑞政府中當過教育總長,同時又在1945年的時候,蔣介石曾經派他到北京跟共產黨談判這麼一個人,他和毛澤東的關係也相當的好,兩邊都有人緣,這樣去談。

實際上呢,談判的結果是沒有進行,為什麼呢?蔣介石根本就不願意跟他談,因為蔣介石先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我們是世界上受到共產黨合作痛苦最深,經歷最久的國家,可是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共產黨是絕對不為其國家和人民著想的,所以我們中華民國是絕對不與毛賊有任何可能合作的機會。」他這個話是說的是經驗之談,切膚之痛。我覺得這話是講到了要害之處。

林曉旭:也是說得非常徹底。那後來呢?

李天笑:實際上共產黨從來沒有放棄的統戰手法。

林曉旭:一直想要達到這個目的。

李天笑:到了中共通過外交手段,把當時的國民黨,中華民國的政府,從聯合國擠出去之後,也就是在1972年左右的時候,中國政府認為又有機可乘。這個時候好像是美國、其他世界大國都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是在聯合國取得了席位,(中共)藉機又想採用這種威逼利誘的手段,當時又派了章士釗去跟台灣談,但是因為後來有種種原因,章士釗本身也有病在香港;另外,毛澤東和蔣介石先後去世了,在這種情況下,事情後來也就不了了之。這是第二次。

第三次,當時是在1982年,就是里根總統上台以後,當時黑格爾對共產也是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當時就是不斷推動「八一七公報」,最後在八一七公報在進行過程當中,中共覺得可能美國現在要利用中國對付蘇聯,那麼這個時候又有機可乘,可以藉此來壓台灣。因此,當時派出了國民黨元老廖仲凱的兒子廖承志,想去跟國民黨那邊談談消息,看看能不能談,當時還寫了一個信過去。

當時,國民黨先總統蔣介石已經去世了,由蔣經國當政,當時蔣經國說得也是非常好,他說:「共產黨所謂的「合談」,實際上只是戰爭的另一種方式和戰爭的手段、方式不一樣,但目地卻是一樣的。所以說與共匪談判無疑自取滅亡」,他進一步說:「絶不與共匪進行談判」。

同時,我覺得蔣經國出了一個高招也挺好。他請了宋美齡,也就是先父蔣介石的太太,也是一個大老級的人物,勸廖承志「幡然來歸,以承父志」。就是你還是回來吧!繼承你自己父親的遺志。然後蔣經國講三不原則,就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我覺得這三不原則,實際上一直是兩位蔣總統所堅持的原則,而且確實使台灣能夠保住了,使台灣能夠做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基地的一種作用。

林曉旭:這三不政策很有意思,因為不接觸,就斷絶了中共滲透的機會,對不對?

李天笑:根本就不跟你談,談有什麼用,根本就沒有用,一談的話,肯定國民黨要吃虧。為什麼呢?因為國民黨處在一個弱小的地位,國民黨從大陸這麼大一個,在大陸有幾百萬、八百萬軍隊,然後被擠到了一個小島上,那共產黨又有原子彈又有幾百萬軍隊,又有國際上很多的外交關係。這種情況下一強一弱,那你跟他談,肯定要吃虧。

我覺得現在情況跟當初又有所不同,更不同的情況,就是國民黨不當政,在民主選舉中,兩次被選下去了。所以做為一個民主團體,那麼現在江炳坤又到大陸去談,實際上地位更低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肯定要吃虧。

林曉旭:對。那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像《九評共產黨》提到,共產黨它本身是一個邪靈。對於很多政客,他們都覺得跟中共談,或者有一些交易可以做,或者有一些好處可以得到,但實際上他可能還是低估了這邪靈的力量,或者它的狡猾。

李天笑:邪靈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什麼呢?它要吸附在你身上,對不對?就是通過吸附你的血,吸附你的精華,然後取得它自己所要的東西。很明顯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打個不恰當比方,實際上它就吸附到國民黨裡面來,鑽進內部來,然後控制你,然後把它要的東西拿走。現在你跟它談判,實際上你就跟它接觸了,它就能夠吸附住你;你只要跟它談,只要跟它接觸,它就有機會來吸附你。

比方說這次「十點共識」中談到經貿的合作、通航、甚至通過互派記者等等的這些方式。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為台商著想,為了這個雙方的文化交流著想,但實際上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共產黨一貫統戰的目的,就是使得國民黨、使得台灣人覺得好像共產黨還做出了一些讓步,對台商來說,還覺得有些好處,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比方說,如果你真是要開放兩岸的新聞自由,不但是要互派記者了,你為什麼不把國民黨、台灣這些書刊都拿到大陸去發表呢?應該是國民黨在台灣這些自由的報刊、甚至是香港的這些雜誌,都應該在大陸可以公開出版的,世界上許多的,比方說自由亞洲電台、新唐人電視台都應該能夠自由的在大陸闡述自己的見解,發表意見等等。

林曉旭:對,很明顯,中共歷來從來就沒有開放過新聞媒體自由。

李天笑:所以我說「共識」本身是一種幌子,是為了達到它的政治目的,所以說它不會進行實質性的讓步。而這點我覺得兩位仙逝的蔣總統看得非常清楚,而現在的國民黨中,有一些人確實是感到無奈,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評論講「病急亂投醫」,急著抱共產黨的大腿,實際上你越抱它的大腿,到時候越慘,自取其辱,同時我覺得最後可能會把台灣都給搭上去。

林曉旭:所以我覺得「三不政策」裏面,第一點最重要,就是「不接觸」,乾脆你就不跟它接觸,這個邪靈就沒有機會能夠附上你,因為你跟它接觸,怎麼它都要讓你上當的。

李天笑:共產黨在執政的五十五年當中,以及它在跟國民黨進行動亂、暴亂的整個過程中,1921年到現在,近八十多年的歷史當中,積累了一整套的對付國民黨的辦法。國民黨到現在的領導人,有些人可能還記得,有些人實際上他要麼是不記得了,或者是他有意的,為了自己政治見解或是政治目的,他忘記了這些東西。這樣的話,我覺得從國民黨的長遠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

林曉旭:另外我們就說第二點,就是「不談判」。其實我覺得談判,正常兩方在談判,都是互相之間有一些利益上的往來。目前來看,中共現在本身的發展,它就特別需要說像台商的輸血、外資的投資。所以台商現在進一步跟大陸合作的情況下,你去談判的時候,在這個利益已經被中共控制情況下,怎麼談我覺得都很難達到一個平衡。

李天笑:談判最關鍵的是:雙方的實力要對等,這樣的話你才不會有所失,對不對?所以才能達到雙方共同所要的、所達到的東西。但是如果一方很強,一方很弱;一方想把對方做為理性談判對手來對待,另一方玩弄各種各樣的詭計、陰謀、耍弄流氓手段,那怎麼談的成?不可能的嘛!

林曉旭:没有一個公平的基點來談。

李天笑:對,現在的情況下,共產黨取得了大陸政權,目前來說,所有的資源都在它手上掌握著。現在國民黨既没有台灣執政黨的地位,同時也没有其他的資源可談,在這個情況下跑到大陸去,那很可能是共產黨要達到共產黨所要達到的東西,共產黨給的「十點共識」中的東西能不能夠執行,完全也是要通過現任的台灣政府才能實現,所以這根本達不到。台灣人民能夠通過這個得到什麼呢?一張空頭支票而已。

林曉旭:那剛才我們談到前面兩點,第三點就是「不妥協」,我覺得這裏面也體現了這些先輩們努力的政蹟,包括蔣介石先生一生從統一中國大陸到抗戰、抗日,這都必需要有很正的氣概,才能領導整個民族做這樣偉大的事情。所以我覺得後來他對共產黨的認識,守住台灣,包括「三不政策」,都體現了很強的正氣。您覺得是這樣嗎?

李天笑:完全是這樣。「不妥協」說明什麼呢?說明他從跟共產黨打交道的過程中得出來的一個切膚之痛。就是說你向它妥協了,實際上你失去了所有的東西,就是說你不能跟它妥協,當它很強的時候,你絶對更不能向它妥協。當時共產黨是在弱小的時候,你不要向它妥協,現在共產黨握有全部的資源,強大的時候,你更不能向它妥協了。胡平先生最近發表演講,也談到這個問題,說國民黨要跟共產黨談,現在共產黨處於一個強大的地位,國民黨處於一個非常無權又弱小的地位,那肯定是要吃虧,毫無疑異的。

林曉旭:辛灝年先生也談到這個兩個人要談判要有一個基礎,就是說,國共要真要坐下來談,也要必須有一個原則,就是要談到民主、要談到自由。我覺得如果國共真的要合談,國民黨必須把這點做為一個談判基點,不然的話怎麼談?

李天笑:是!現在目前除了談判對雙方的實力要對等之外,另外就是原則要統一。比方說你要統一也好,做為什麼樣的原則才能統一?現在台灣和大陸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最關鍵的不是要統一還是要獨立的問題,關鍵問題是用什麼去統一?大陸現在是一個專制獨裁的政權,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的政權,專制要統一,要把台灣要統一進去,必然是採取暴力這種方式。為什麼呢?靠民主的方式它怎麼統一台灣,不可能統一。如果說讓台灣人和大陸人全部投票的話,台灣人肯定不會投投向大陸這個票,沒法投,沒法統一的,它一定是要用暴力方式,它的制度性質本身也決定它所要採取的手段。因此「反國家分裂法」當中講的使用「非和平的方式」,實際上是不足為奇的。

林曉旭:那實際上他們真要和談的話,國民黨要搞清楚自己真正的優勢在那裡。國民黨畢竟是從一個民主體制出來的一個政黨,其實它真正要談,要看到自己強大的地方,可是他們沒有去強調這點,而只是一意孤行的跟共產黨談。

李天笑:台灣有位楊碩英教授講的非常好,他分析了國民黨和共產黨現在進行的所謂接觸、談判的形式。他得出了幾點結論,第一、和談,如果要統一的話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國民黨在台灣非常弱,共產黨非常強,一定被它吃掉。但是如果說要跟共產黨長期的和平共存,然後在經濟上往來,慢慢的達到一個統一狀態的話,也是很難達到的。為什麼呢?一個可能就是共產黨政權非常強大,在經濟上發展以後,它肯定越來越對台灣進行打壓,使你的生存空間越間越來越小,最後,如果說你不聽它的話,它就用武力來制服你。第二種可能,就是當共產黨出現內部的危機,它要轉移危機,所以要用戰爭或是打台灣方式。

林曉旭:也是要打台灣。

李天笑:為了轉移這個內部的這個危機,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它都要打。那麼楊碩英教授提出來第三種,也就是他認為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胡平先生也講到這一點,就是使共產黨政權轉化為一個自由民主的政權。現在共產黨內部正在出現一個強大的退黨的浪潮,現在也就六十多萬人退黨,這個浪潮還繼續發展。楊教授經過一個計算機的模擬分析,他說:可能在三個月之內就會達到近千萬,甚至上千萬,幾千萬人。如果說全部的共產黨員統統退出來,那共產黨就不存在了。黨垮了以後,那麼黨所簽定、制定的任何黨法,比方說「反國家分裂法」,這些東西都名存實亡,都不存在了。

林曉旭:自然而然就解體了。

李天笑:所以說這個根本東西抓住以後,才能看到自己這個力量。所以我覺得國民黨,可能要從怎麼樣來推動中國內部的退黨運動,使共產黨從根本上解體、崩潰著手,來根本上解決目前所出現的台海的紛爭問題。

林曉旭:好!各位觀眾,感謝您收看這一集的《熱點互動》動節目,我們下集節目再見。

(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兩位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墓園星期一正式破土動工,預計,整個工程將在6月底完成。此外,蔣經國的庶子、國民黨立委章孝嚴正式更換姓氏為蔣孝嚴,完成了認祖歸宗的法定程序。

    *尊重中國人習俗擇看時辰*

    在台灣備受矚目的兩位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移靈作業在沈寂許久之後終於有了進展。星期一下午1到3點的未時,由軍方和承包廠商在台北縣五指山為兩蔣墓地舉行破土開工典禮。不過,蔣家家屬保持低調,並沒有到場。預計整個工程將在6月底完成。

    有關墓園破土時辰的選擇引發了討論。外傳古代帝王墳墓破土應該有重要顯著的天象配合,至少也必須是吉時良辰。由於近來台灣出現了春雷和地震的現象,星相專家陳裕文認為,兩蔣家屬應該是經過高人指點,看中地震之後帶來的地靈之氣。

    不過,國防部官員表示,兩蔣墓地破土開工典禮的時辰事先都和蔣家進行過討論,當然也要尊重家屬的意見。至於有沒有配合天象,軍方認為神鬼之論不可取。但是,看時辰是中國人的習俗,應該不可避免。

    *墓園規劃注重風水*

    此外,墓園的規劃也特別考慮到風水設計,兩蔣墓園地理位置是左青龍、右白虎,希望能庇佑蔣家後代子孫。墓園後方建有高牆,是風水中的玄龜屏障,象徵國力穩如泰山。圓弧型的圍牆上將會有青天白日國徽,象徵日出東升,國運昌隆,而未來蔣宋美齡以及蔣方良女士也都將一同移靈到這個墓園。

    *蔣經國庶子正式改姓蔣*

    有關蔣家的消息,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是,蔣經國的庶子、現任國民黨立委的章孝嚴日前已正式更換姓氏為蔣孝嚴,完成認祖歸宗的法定程序。他坦承,蔣方良女士在世的時候,為了尊重她的感受,所以一直沒有改姓。

    他說:“我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這件事情,事實上,我也和蔣家好多位親屬都商量過,他們也認為這是一件滿好的事情,我覺得是一件對的事情。”

    蔣孝嚴還表示,他的子女未來也都會改姓蔣。不過,他也強調,這是家裡的事,不願對外張揚。面對外界質疑他改姓的時間是否和有意角逐台北市長有關,蔣孝嚴則表示,完全與政治無關。

    蔣孝嚴在兩年多前已經將身分證上的父母欄改為蔣經國和章亞若。他表示,將在4月清明節的時候到中國大陸廣西桂林掃墓,向母親章亞若報告他已完成認祖歸宗。

  • 從1624年起到1945年止的300多年當中,臺灣人民獨力對抗了數個外來政權。由於他們當中的多數是漢人的的後裔,在二戰之後,他們熱烈地歡迎漢人的祖國──中華民國──來台接收。但是,蔣介石派來臺灣的行政長官,從一開始就證明了自己是個比日本帝國派來的臺灣總督更加無能、惡劣的統治者。以至於僅僅1年又4個月的統治,就引發全台民眾蜂起追求地方自治的鬥爭。為了對付“2.28”事件,中華民國政府也毫不客氣地派來重兵屠殺清鄉,讓臺灣人民熱烈歡迎過來的這個祖國政府,頓時變成了以白色恐怖在其後蹂躪臺灣人民半個紀的外來政權。
  • 對張學良《西安事變》的評價,始終離不開抗日戰爭及當時的中國社會實際情況。我們先看看中共的偽史觀怎麼說的:張學良的《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聯合抗日,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槍口對外,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好一個“民族英雄”的說詞。我們不能再以一黨之私,只依中共的歷史觀來看待歷史,評價歷史人物,而要以歷史的實際與真實,客觀看待與評說。
  • 我的名字是王能祥。我是一個註冊會計師。我用了四十年的時間為台灣促進自由民主。現在統治台灣四十年的蔣介石獨裁已經完結,台灣成為了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然而,中國,台灣的近鄰,仍然是一個共產集權國家,一种比獨裁更糟糕的政治形式。中國共產政治集團已經掌權超過55年,用任何標准衡量,這時間都是太長了。
  • 自從小時侯中了主義的邪,對各種理論不僅再沒弄通過,也漸漸失去興趣。雖然讀書沒斷過,但水準永遠上不去,總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都達不到。胡適是近代鼎鼎大名的思想家,是新文化啟蒙運動的主帥,關於他的思想學問的書有很多,讀了些,也不太懂,更不敢妄談。但對這個人印像很深,倒不是他的才學,那些不大懂,而是對他的為人,慢慢形成這樣概念,這個人的人品了不起,三十年代“我的朋友胡適之”成了文人中的流行語,以至林語堂曾在文章中,幽默的拿這開起玩笑。在胡適逝世後,蔣介石題的“德學俱隆”還是得到了人們首肯。
  • 四月五日是中華民國先總統蔣介石先生逝世三十週年,在台灣的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三黨領袖都前往蔣介石先生的陵墓所在地:桃園慈湖謁陵。同時,這一天的中文媒體都有很多文章,悼念蔣介石先生以及評價蔣介石先生的一生功過。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特別請到本台評論員李天笑博士,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想法。
  • 台灣民主自由
    蔣經國先生是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他知人善任,啟用一批優秀的官員,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成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他晚年也解除了種種的政治禁令,讓台灣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調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民認為他是最受到懷念,也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總統。
  • 歷史上的今天,林肯:失身草莽良亦寇,一朝稱王賊亦雄。天地黑白早有定,是非成敗轉頭空。獨立自由血鑄就,想拿走就拿走?不中!
  • 蔣介石是近代知名的領導者,大多數人普遍以為他是一位冷酷的軍事強人,其實檢視他的日記與過去侍衛的回憶錄,可發現許多他個人在私底下與人熱情互動、為人設想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在他「車遊」期間最為多見,而「車遊」則是他個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