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連宋競登陸 美憂軍購案添阻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連戰與宋楚瑜即將訪問中國,高層消息指出,國際間截至目前完全未給我方應該談的壓力,主要盟邦也很清楚連宋等在野黨主席訪中,不代表台灣政府立場,美方私下並且認為,北京當局應和台灣執政當局接觸較好。

美國官方同時也很直接坦率地告知台灣,並不希望台灣因內部問題,將焦點轉移,以致延宕了軍購的處理,台灣若無防衛的決心,美國無法單獨處理台海情勢的穩定,台朝野應先就安全保障達成一致認知。

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在反分裂法後,連續邀訪江丙坤、連戰、宋楚瑜,其所造成的效應似乎停留在台灣層面,所謂政治人物一窩蜂,而國際影響目前仍看不出來,需要持續觀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整個兩岸互動的過程,美國相當了解,至今不僅沒有給政府「必須與對岸談」的壓力,更不會從中扮演促談者。

一位與美國務卿萊絲熟悉的友台人士甚至傳來,萊絲在三月間訪問中國就反分裂法交涉時,曾建議中方應該對台有所補償,以改善兩岸關係,結果中國後來卻對台灣在野黨進行所謂的補償,「美國十分驚訝」。這位友台人士不僅對此不以為然,並批評台灣在野黨已經有些衝過了頭。

台高層官員表示,美國新任駐聯合國大使波頓,以及美國主管政治事務的國務次卿勃恩斯最近在聽證會的說法,可以視為美國政策的基調,美國強烈反對中國的反分裂法,且認為該法已引發反效果,歐盟更加不應解除對中武器禁運,這個立場堅定且已讓台灣充分了解。

台高層官員指出,美方最近對軍購案無著的憂慮很有道理,因為中國通過軍事授權的反分裂法後,台灣內部不但沒有積極討論是否通過軍購以確保兩岸均勢,反而因爭相登陸以致在國會持續擱置軍購案,這是嚴重的本末倒置。

府內高層因此對國民黨提議要求對岸撤飛彈的說法有所批評,因為部署在東南沿海的導彈,不論是後退或拆除,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重新移動與安裝,在軍事上毫無意義,除非中國同意全面銷毀。這種說法很容易混淆視聽,認為只要對岸同意,對美軍購就不再必要,完全不符合國家利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