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醫界街頭怒吼:廢總額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1日訊】〔本報自由時報記者╱綜合報導〕「醫界活不下去了、廢總額、救健保!」上萬名醫師昨天下午頭綁布條、手持標語走上台北街頭,還演出行動劇,諷刺健保「要醫界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稍後還推派代表到立法院、行政院及總統府遞交陳情書。

衛生署長侯勝茂說:「看到恩師(徐茂銘 )也頭綁布條上街頭,我覺得很傷心,也十分心疼,但上街不如坐下協商。」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則形容,昨天醫界上街頭是「好壞醫院醫師齊步走」。

醫改會強調,醫院經營並非穩賺不賠,但在一片喊窮聲中,仍有部分醫院獲利驚人,究竟是各家醫院經營管理有問題,或是政策設計缺失?只有拿出財務報表,才能理性討論如何解決健保財務危機。

醫師們是在中正紀念堂集結,下午一點半開步走,曾獲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的「路竹會」成員之一黃淳豐醫師,及法醫高大成等人都在列。培植多位醫療奉獻獎得主的雲林若瑟醫院及埔里基督教醫院也北上參與遊行,隊伍綿延數公里,一路口號聲、汽笛聲不斷。

醫學中心並未正式加入廢總額遊行,但不少醫師仍以個人身分前往參加。醫院協會理事長張錦文說,德國將於2007年廢除總額,連國外都對總額抱持否定的態度,台灣沒有理由再實施。

遊行召集人、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南河表示,很多民眾不了解總額對醫界的影響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當你承包一個工程,原本額度是一百萬,沒有詳細的施工圖,對方也要求你依原先的規格做,完工後三到六個月才結算,屆時才支付七十萬、八十萬或是九十萬,這是多麼荒謬的遊戲規則。

行政院長謝長廷上午已先呼籲醫界回歸理性協商,強調現階段會以多元微調治標,未來則以二代健保治本;秘書長李應元會見代表時則承諾成立「健保改革小組」。立法院長王金平也說,他會建議籌組「立院健保專案小組」。

遊行總幹事、地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文輝表示,如果一個月內無具體改革措施,不排除擴大抗爭;但是否全面退出健保,將提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會討論。

健保局官員則表示,總額的實施是根據健保法而來,要廢總額,除非修改健保法。

至於九十二年及九十三年因溢付需繳回健保局的費用缺口,醫界也希望政府給予紓困。

健保局官員表示,政府已經答應由SARS基金支付,九十二年挹注十四億,九十三年則挹注三十四億,九十四年則有多元微調方案,可挹注一百一十億。《新聞辭典》總額制 前一年先談定醫療費

為抑制醫療費用成長幅度,健保局自八十七年7月起陸續實施牙醫總額、中醫總額及西醫基層總額,困難度較高且較為複雜的醫院總額,則自九十一年7月實施,不過,前半年僅象徵性上路,九十二年才真正實施。

根據相關規定,健保費用協定委員會與醫療院所,必需在前一年底先談好未來一年醫院醫療費用總共要花多少錢,也就是總額,再由醫療院所依未來一年的門診及住院等實際醫療執行情形,依點值分配已談好的總額,如果醫療院所衝量看病,點值會變低,反之則會變高,目的在讓醫界自我約束,取得量與點值間的平衡。

帳算清楚才能理直氣壯

健保總額給付制度有檢討修正的空間,但九十二及九十三年醫界積欠健保總額近三百億元是事實,遊行後還是必須算清楚,不容模糊。

對健保局來說,「總額」是最簡單控制醫療費用支出成長的方法,但對醫界來說,總額就像是緊箍咒,如果醫療院所很努力看病患,點值會變低,反之則會變高。

總額點值直直落,做一元,只能領到八、九毛,健保局認為是醫界自己衝量衝過頭,沒有自制,才導致今天的結果;但醫界認為,看診人數增加主要與人口老化及重症病患明顯增加有關,雙方各有堅持,沒有交集。

事實上,總額制度有其需檢討之處,如每個月健保先暫付一定的醫療費用給醫院,過三個月再跟醫院結算,結果結算只能給八、九折,醫院還要還錢給健保局,就醫院經營角度來說,如此的給付及結算方式,的確有些困難,未來需要配套改善,現在健保局已先以前三個月預估值給醫院,但由於較過去溢付時少很多,醫界乾脆訴請廢總額。

醫界當然贊成廢總額,緊箍咒愈早拿掉愈好,但消費者及弱勢團體則傾向不贊成,認為總額問題並非無法改善非廢不可,只要有配套及拉高每年的成長率,在健保財務吃緊的情況下,總額仍有存在的必要及功能。

爭議歸爭議,醫界的聲音大家也聽到了,或許先還掉欠民眾的三百億元,醫界才能理直氣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