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港強積金 4年來報酬逾15%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專訪)「香港強積金制度自2000年實施,規定員工每月至少提撥月薪5%,雇主提撥的下限為月薪5%,但一般公司多主動提高到10%,實施之初,雇主、員工都有怨言或苦惱之處,但隨著投資報酬率顯現,例如投資平衡型基金累計報酬率估計約15%~20%,香港人已經開始相信,強迫投資是有好處的」,景順投信總經理李錦榮說。

李錦榮直言,單靠雇主每月提撥6%,比例太低,如果不算通貨膨脹、投資報酬率等因素,退休生活水準如果想維持現在一樣,起碼每月要存下月薪1/3,再降低標準,每月起碼得存1/4,才比較有保障,勞工朋友應該提早規劃,預作準備。

李錦榮是香港人,加上從事資產管理行業,對於香港退休金制度相當了解,眼看著台灣7月1日也將實施勞退新制,他特別提供香港強積金制度、現況,供國人參考。以下為李錦榮接受訪談紀要:

問:請介紹香港強積金?

答:西元2000年以前,香港原本採取職業退休註冊計畫,由每家公司自行提撥員工退休金,沒有強制性,每家提撥比例高低不一,視為薪資福利、吸引人才方式,勞工應徵求職時通常會納入考慮。

但香港人口7百多萬人,僅80多萬人有職業退休註冊計畫保障,港府擔心日後會產生社會問題,因此在2000年立法通過實施強積金制度,強制雇主、勞工都要提撥退休金,勞工需年滿65歲才可提領,且只能1次領取,員工規定每月自行提撥月薪下限5%,也可多提,雇主規定提撥5%,一般公司多主動提高到10%,希望吸引人才,員工雇主都享有稅率優惠。

各家公司為1單位,由雇主、員工代表共同從市場挑選1家基金供應商,勞工再從該供應商旗下退休基金挑選喜歡的基金種類,公司每月從勞工薪水直接扣款。

香港現有47家不同資產管理公司,其中包括保險公司、投信公司,共有323種退休基金,投資風格迥異,包含保本基金、貨幣基金、保證基金(到期有保證收益,但提前解約不保證,一般多是10年期以上 )、債券基金、平衡型基金、股票基金,收費標準跟台灣共同基金差不多,有每年管理費(0.1%~1.5% )、每年保管費約0.1%,但沒有申購贖回手續費,每天都會公布淨值。

截至2004年底,強積金一共累積港幣1200億元,約新台幣4800億元,每年以約新台幣1千億元速度累積中,據統計,香港勞工最青睞平衡型基金,約有港幣610億元投入平衡型基金,約佔1半比例;195億元投資股票型基金,約10%;貨幣基金約8億元;保證基金185億元;保本基金182億元。

問:各種基金投資報酬率如何?香港人對強積金評價如何?

答:退休金每月扣款,很像定時定額投資,投資成本、投資報酬率每個月都不同,若以最大市佔率的平衡型基金來說,自2000年1月推出至今,第1筆投資增值6.41%,但這是當年歷經國際股市重挫,報酬率較差的極端情況,平均算來,這4年市場平均累積報酬率約15%~20%。

剛開始時,雇主多覺得負擔重,員工則苦惱太多基金選擇,績效部分,第1年因全球景氣轉壞,勞工多對績效不滿意,後來SARS過後,股市好轉,勞工開始覺得賺錢,開始相信強迫投資是有好處的。

問:給台灣政府的建議是?給台灣勞工的建議是?

答:過去沒有類似經驗,第1階段沒有開放員工選擇投資標的,非常合理,但台灣勞工以後可能會問,政府幫我操作好不好?投信投顧公會已建議政府,中長期改革可把2年期定存最低保證率拿掉或是放寬。

勞工朋友應該提早規劃退休金,每月提撥6%實在太少,起碼每月要存月薪1/3,若再降低標準,每月起碼得存1/4,才比較有保障。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