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的八里

何光明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27日訊】十年前,八里平原上只見農舍、草地、稻田、菜園,山坡地長滿竹林、柚子、蓮霧,正是典型的農村景象。

十年後,八里平原上草地稀疏、稻田幾乎絕跡,菜園所剩無幾,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筆直寬闊的四線大道,以及一幢幢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八里的變化令人措手不及。

淡八大橋的興建計劃甚囂塵上,一般人的預測,八里全面都市化勢所難免。有人異常興奮,地主可以翻身;有人耽心,隨著都市化而來的文化現象,將淹沒了農村生活美好的一切。

一家茶葉店土生土長的老板跟我說:「我考慮搬家!」我聽了十分感動,但也不勝欷歔。

人算不如天算,台灣房地產由盛而衰,八里也不能免,空屋滯銷,高樓大廈蔓延的腳步突然停頓;加上經濟不景氣,而且長期低迷,八里急遽的變化意外地譜下了一個休止符。

八里平原變得十分有趣,高樓大廈還是少數,在限高三樓的新屋與原有平房農舍群裏,顯得非常突兀;高樓大廈雄踞在四線大道的一邊,另一邊卻還是竹林、荒草當道哩。山坡地還是竹林、柚子、蓮霧的天下,觀音山上登山客仍然絡繹不絕,站在硬漢嶺巔俯視、思考淡水河兩岸的發展,以及八里的未來。

就在此時,八里第一家書店「摩爾書店」誕生了,開在八里國小的正對面,八里的發展似乎即時轉了一個方向。我驚喜之餘,又有幾分擔憂。每次經過,我都會慶幸書店的招牌還懸掛在那兒。招牌全部漆上墨綠色,就像一片仙人掌葉活在八里文化沙漠裏。

就在此刻,八里淡水河邊,連接渡船頭與挖仔尾自然保留區之間的人行木板步道、腳踏車道興建工程出發了,西門公園旁第一截鋪設完成時,八里人不僅看到了八里新的發展方向,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們站在那截新生的步道上,遙望對岸的淡水的都市繁榮,八里人百年來的嫉羨一掃而空,挑戰與驕傲的自信心油然而生。

八里相對於淡水,本來的發展方向就是觀光的典型,偶然轉向,又逢停滯,在都市化的隱憂與繁榮的誘惑兩相衝突的矛盾思考中,八里掙扎的現況留給台灣面臨轉型的農村一個典型的啟示。

往事已矣,此時此刻,八里平原上菜園、草地、稻田與紅樹林還足以點綴,山中竹林、柚子、蓮霧似乎可以永遠保留,這樣最好。

摩爾書店永遠存在,再開一家;河岸人行木板步道、腳踏車道早日完工,而且延長到台北港,那就更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考古家的密碼  十三行博物館展出
羅文嘉宣布參選台北縣長接受挑戰
古地重遊 十三行破解考古密碼
總統祭拜黃信介 並呼籲人民326站出來護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