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高區農改場:肉眼可判斷作物營養缺乏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18日報導】(據中廣新聞李台龍報導)肥料是作物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然而什麼時間該施用什麼肥料,用量多少,卻是一門大學問。因為用量過多或過少,甚至用錯肥料,都會對作物造成傷害。為了解決農友施用肥料時的困擾,台灣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已研發出簡易的營養診斷方法,可以經由肉眼來判斷作物可能缺乏的要素,進而加以施肥補充,來增加農友收益。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指出,作物所需的營養要素計有十六種,在生理上都有獨特功能,不能被其他要素所取代,因此任何一種養分缺乏時,作物的代謝作用就會發生障礙。作物體內如果營養不巫,往往會造成品質不佳及低產。目前高雄區農改場對於各種作物的營養要素,大多已經建立適當的濃度範圍,當作物要素濃度落於範圍以下,就可判定該要素濃度不足,可以在下次施肥時加強該要素的補充。

高雄區農改場表示,作物缺乏營養會在外觀上顯現特定的徵狀,而且都是全面性,徵狀也都有一定規則可尋。例如,作物缺鉀時會從葉尖開始黃化;缺鎂則會有葉肉黃,葉脈綠的網狀發生;而葉柄呈紅或紫色則是缺磷;另外缺鈣嚴重時則會生長點停滯等等,這些都是簡易肉眼判斷作物缺乏營養要素的方式,然而也有可能會有兩種以上要素同時缺乏,導致不易判斷的。因此,高雄區農改場籲請農民,當懷疑作物可能發生營養缺乏時,可以將土壤及葉片送到改良場分析。高雄區農改場竭誠會為各位農友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