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尼科收購案 看中國能源危機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7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特稿)連日來的報導指出,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在收購美國優尼科(Unocal)的過程中雖然已經挫敗,但是尚未放棄,同一時間,該公司又已轉而尋求其他可資併購的對象,包括排名美國第四大的石油業者「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洛杉磯加州大學國際資源關係教授羅森斯坦表示,類似中海油急欲攫取能源業者的情節未來將會持續的上演,中國國營事業在北京默許與授意之下,會帶著成箱運送的人民幣與中國大陸廣大市場為誘因,前往世界各地價購油田或石油產業,以緩解它內部對能源的需求孔急。

羅森斯坦說,中國的對石油需求目前僅次於美國,早已跨越鄰近的俄羅斯和日本,而在尋找石油能源的過程中,中國的動作遲早將損及美國的利益。

回顧過去一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交替率領與能源有關的企業主管,穿梭拜訪中亞多個國家,例如烏茲別克等,其目的都是著眼於那些地方的饒富石油與天然氣。

羅森斯坦接著指出,中海油的行動事實上也並不限於美國市場,該公司為了獲得更多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過去三年陸續收買了哈薩克、印尼、加拿大及澳洲的能源企業。

唯一不能掉以輕心的是,中海油只是中國排名第三的石油公司,其他的能源單位也早已分頭出擊,派出由外交官員隱身其後的能源訪問團,急如星火的前往世界各地,特別是一些不想跟美國打交道的石油盛產國家,例如伊朗、蘇丹等。

為了博取伊朗的好感,中國甚至悄悄的出售武器給伊朗,其中包含長程飛彈技術,足以威脅荷姆茲海峽的海運安全。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石油出口都必需經過這個狹窄海域。

中國為了染指更多的油源,最近也以笑臉外交增進它與非洲國家間的關係。美國「全球安全分析研究院」執行長加爾.盧夫特透露,北京最近大筆提供非洲國家低利貸款、美其名是協助基層公共建設,其確別有居心。

例如,為了確保每天可以從安哥拉進口三十萬桶原油,北京提供安哥拉政府一項協助公路、鐵路及橋樑的基礎建設計劃,另外又以利誘的方式,主動簽訂高達二十億美元的無償貸款辦法。

盧夫特憂心忡忡的指出,問題是北京為滿足自己攫取油源的野心,最近又把魔掌伸向了辛巴威、盧安達,一直下探到加彭共和國。

熟悉北京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都知道,中海油企圖併購優尼科的行動尚未劃下休止符。雖說優尼科董事會二十日宣佈接受雪佛龍約一百七十五億美元的收購價,但是這尚有待八月十日優尼科股東大會最後的表決才能算數。

中海油稍後也在一項相應聲明中表示,將會繼續觀察情勢,是否退出目前尚言之過早。

盧夫特認為,相對於優尼科案的未定之天,北京最近向加拿大價購油田並且成功的案例,適足激勵它繼續染指全球油源,只是方式需要斟酌,因此包括中海油在內的數家中國石油公司都已釐訂一項特殊的石油戰略–也就是透過廣結善緣的笑臉攻勢來擁有更多的能源供應,而通常美國的石油公司和能源業者都不會這麼做。

盧夫特意有所指的說,中國的行動很快就會威脅到美國企業的發展,未來層出不窮的磨擦將是難以避免的。

相關新聞
中日結構性對峙縮影:爭奪俄羅斯石油戰
全球油價飆漲 非洲油源成為明日之星
中國油源需求大  加強收回農民油井
關切中國搶購油源  美財長赴加油砂產區訪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