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山黑部峽谷 探秘境泡溫泉

有紀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黑部峽谷屬於日本北陸立山連峰和白馬岳等後立山連峰間形成之峽谷,是日本最大的峽谷。經黑部河川流侵蝕切割的黑部峽谷山巒重疊、險峻峭壁、雄偉壯闊的山容以及豐富的自然景觀,是消暑、賞楓的好去處;由於黑部河水豐富、谷底與兩側山峰落差大,因此也是興建水利發電站最佳之處。

進人黑部峽谷最直接的方式是從富山搭富山電鐵,在宇奈月溫泉轉乘黑部峽谷鐵道小火車,車程約1小時10分。小火車從宇奈月車站到終點櫸平站共10個停靠站,全長20.1公里,穿越41處山洞及25座橋;一路蜿蜒前行風景壯闊、美麗,穿山洞過鐵橋,險峻峭壁、溪谷間水勢湍急,有時還可嗅到溫泉的味道。峽谷鐵道由於冬季大雪封山,每年只有4月至11月運行。

黑部峽谷主要的景點站是黑雉、釣鐘和櫸平站,時間不夠者可直抵終點櫸平站,再下車遊覽。但也不必擔心錯過中途景點,由於車速不快且車掌會廣播介紹沿線每一站的景點及開闢過程,讓遊客乘車飽覽峽谷壯麗的景觀:從山彥橋、歐洲古堡建築的新柳河原發電所、佛石、後曳橋、老鼠回頭、黑部萬年雪到終點櫸平站的各個景點。

黑薙溫泉是黑部峽谷中最古老的溫泉,也是宇奈月溫泉的泉源。鐘釣溫泉站的人氣指數僅次於櫸平站,是有名的野溪溫泉;這裡溪床上到處散佈著人工挖掘出的小池子湯區,有時還可看到自得其樂的泡湯客。

以前徒步過黑部峽谷或往黑薙溫泉的人,都要來拜佛石祈求安全,現乘坐小火車若稍不注意可能就錯過了。不過佛石穿上了一件紅衣服,除突顯出佛石的目標位置,也是日本人敬佛的表現。

終點櫸平的遊客中心可以了解黑部峽谷建設過程,沿著奧鐘橋散步到猿飛峽、人喰岩、名劍溫泉等,這些風景都是黑部峽谷名勝景觀。猿飛峽是整個黑部峽谷最窄的地方,也是峭壁和溪流呈90度,一路往下延伸下去的特殊景觀點。

到台灣旅遊沒到花蓮太魯閣峽谷就好像沒到過台灣,到日本旅遊則是沒到立山黑部峽谷,就好像沒到過日本;走一趟峽谷欣賞這些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出的壯麗景觀,是一場心靈的震撼與視覺饗宴之旅。尤其在夏、秋落雨時節,整個峽谷充滿濛濛煙雨,有如詩畫一般,是整個峽谷最美的時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立山黑部素有日本阿爾卑斯山之稱,全段都是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橫越富山縣立山至長野縣扇澤,總長90公里。立山春夏秋季的景色都很怡人,各有不同的景觀,但若要觀賞雪之大谷,可得趁早趕在五月底積雪溶化前出發。
  • 日本知名山岳遊覽勝地──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經過半年的封山休養期,日前已全線對外開通,去年冬季豐沛的雪量,已堆積成一座高達20公尺的大雪壁,預計一直到5月底前,遊客都可在雪壁間散步賞景。
  • 舍維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僅僅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古蹟,更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家庭住宅。這座城堡座落在法國中部羅亞爾河岸的一個美麗山谷中,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展示著過去法國家庭生活的樣貌。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