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救災應變措施 實為反恐當務之急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9日報導】反恐系列報導之一(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九日電)英國倫敦地鐵日前遭到恐怖分子攻擊,造成重大傷亡,以地鐵、捷運幾乎是全球各大都會區交通樞紐而言,從先前的莫斯科、馬德里到這次的倫敦,地鐵成為反恐戰場已不可免,因此如何強化地下軌道搶救處理經驗、提供優良救災裝備,應是當前反恐議題所面臨的嚴肅課題,也是當務之急。

消防署災害搶救組分析地鐵隧道空間特性說,受地質條件及技術限制,以及多為近乎密閉式的結構設計,隧道空間特性與災害發展特性又關係到隧道內人員避難、應變救援等活動。

國外研究分析,地鐵、隧道的密閉式結構設計,加上自然採光受限,一旦隧道內部發生斷電情形,且緊急照明進行切換瞬間或緊急電源無法有效供電時,將造成隧道全面陷入漆黑情形,增加避難時的孤立、焦躁不安等心理影響;而且受地形、距離及硬體設施等因素阻絕,隧道內、外相互間的通訊聯絡及狀況掌握均顯困難。

另外,地鐵通往地面避難出口數目、位置及大小等明顯受限情形,且屬封閉式密覆構造,外氣通風供給有限,一旦發生火災,或類似倫敦地鐵恐怖攻擊,現場將形同一座天然大烤爐。由於隧道內無法進行自然通風換氣,易蓄積車輛所排放廢氣或瀰漫火災所產生濃煙等有害氣體,因此必須設置大規模的通風換氣及排煙設備。

由這次英國警、消面對倫敦地鐵事後搶救作為觀察,凸顯包括隧道空間狹小、侷限,無法同時間容納大量人員及器材設備進入內部救災,且也限制大型救災機具在隧道內操作空間等問題。

鐵路地下化區間具上萬伏特高壓電,必須斷電接地後,才可以水灌救,但鐵路局斷電接地有一定程式及車站人員抵達現場接地須一段時間,也會延後灌救時機。

當面對有組織、有計劃的人為破壞,同一時間發動數波攻擊的恐怖行為模式時,消防署指出,除了儘可能防止災害發生,例如嚴禁攜帶易燃、危險物品進入站體,其他就得仰賴災害初期階段感知系統,包括光電式偵煙感知器、補償式溫度感知器、熱線式感知器、閉路電視等高科技裝備。

一旦啟動救災機制,乘客在車站人員引導下,迅速依逃生梯、安全門、避難方向指示等設施朝正確位置疏散。這時還得同步啟動防火區劃、防煙區劃,抑制災害擴大;最後則是各種滅火、排煙等消防設備。

曾參與今年五月十九日台北市政府在台北火車站實兵演練的消防人員認為,真正要做到第一時間疏散,還得視車站有無足夠設計容量的車站內乘客設施,包括樓梯、電扶梯、走道、自動收費設備、緊急樓梯、月台寬度等容量,這些都還需就容納預估尖峰小時運量需求做進一步估算。

回顧國際社會歷年來隧道路段的重大事故,無論韓國大邱地鐵縱火,或這次倫敦地鐵遭到恐怖攻擊,絕大多數的管理及救災單位都沒有這類搶救處理經驗,因此將各種災害對隧道路段影響程度予以分類等級,並確立應變救援對策與原則,據以完成應變及救援標準作業程式建置,同時提出隧道事故應變演訓計畫及程式。

大台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及台北捷運的隧道多且距離長,發生災害時的救援行動面臨相當大挑戰,而事故發生時的人命搶救及救援安全絕對為第一優先考量,因此如何加強地下軌道搶救處理經驗、提供施救人員優良救災裝備及確保安全的救災環境,應是當前反恐保衛戰所面臨的嚴肅課題,也是當務之急。

相關新聞
倫敦遭恐怖攻擊  學者:促成國際反恐新動力
法國進入紅色警戒 派員協助倫敦調查爆炸案
台籍人士未傳傷亡 台譴責暴力
俄羅斯:英國反恐不能有雙重標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