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彪演藝生涯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中華網8月30日報導)他胖頭胖腦,他一無所有,他白手起家,但他偏能一炮打響,直至數獎在手,家喻戶曉。究其秘訣,一言以蔽之:他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演繹得生動傳神,使人過目不忘——他就是傅彪。

  看上去很「丑」

  看上去很「丑」的傅彪之所以與電影結緣,緣於一碗冰鎮飲料和兩個膠片盒。

  1963年9月27日,傅彪出生於北京總後勤部的軍隊大院裡。受家庭影響,傅彪一度夢想做一位將軍。而一個暑假的一碗冰鎮飲料和兩個膠片盒,使傅彪與電影結緣。那年暑假,崔嵬導演的一個電影在傅彪所在的軍隊大院裡拍攝,所有的攝製器材都放在傅彪父親的辦公室裡。一天,傅彪和大伙去看演《金光大道》的馬連福,一不留神就摔了一跤,腿摔出一個大口子。父親把傅彪看馬連福把腿摔了的事情跟劇組說了。似乎是為了彌補,劇組讓傅彪享受了一些別的觀眾無法享受的待遇——請傅彪喝劇組的冰鎮飲料。對於這種幸福快樂的日子,傅彪至今記憶猶新:「是水兌了很多香精的,我記得大部份都是粉顏色的。打開保溫桶有很多冰,一人發一個碗,拿了碗就接那個飲料喝。」最後攝製組離開的時候,送給傅彪兩個膠片盒子,傅彪高興地把玩它,一直珍藏至今。就是那一碗甘甜的冰鎮飲料和兩個膠片盒子,在傅彪的心裏埋下了一個夢的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種子逐漸生根發芽。

劇照(圖∕中華網)


劇照(圖∕中華網)


劇照(圖∕中華網)


劇照(圖∕中華網)

  談起學生時代,傅彪說:「很荒唐,到高中才知道應該好好學習,我原來不是個自覺的人,學習不自覺,玩特別自覺。」後來,高中的李老師在後面趕著敲著,讓傅彪形成了一個愛學習的習慣,但似乎為時已晚——高考以24分之差落榜。

  高考落榜,傅彪尋求著出路,無意中發現中華社會大學電影藝術系表演專業招生。父親問了傅彪三個問題,傅彪如同接受審問般回答:

  你喜歡這個嗎?

  ——我很喜歡。

  你以後碰到困難你會不會後悔?

  ——我不後悔。

  ——碰到天大的困難也不後悔嗎?

  ——不後悔。

  父親就對母親說:「給他錢,讓他去考。」

  儘管是一所業餘大學,但依然有2700人報考,而表演專業只收20人,傅彪幸運地考上了。這是1982年,18歲的傅彪開始了他的夢想。

  離開學校,傅彪考上了鐵路文工團的話劇團。

  後來傅彪從話劇團調到曲藝團,曲藝團的領導認為傅彪有演評書、相聲的才能,但傅彪卻不喜歡,他覺得學了這麼多年的表演,他應該演戲,心裏老是覺得不甘心。傅彪想出去拍戲,但團裡不讓,團裡排練演出,但沒有傅彪的份。就這樣,傅彪過著「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生活。

  激情燃燒的歲月

  1994年,傅彪從深圳拍完電視劇《廣告人》回來,接到《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劇組的一個電話,說導演要見他。

  於是傅彪去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劇組所在地。當時接待傅彪的是兩個副導演,讓傅彪對著鏡頭做了介紹。三天以後,傅彪接到副導演一個傳呼,說:「那個三爺的角色的人選,最後角逐者只剩下兩個人,其中有你,我希望是你。」

  接著那個副導演又呼了傅彪一次,說:「《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開機有可能往後推,如果你有別的事,先忙別的。」傅彪的回答只有一個字:等!

  終於《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劇組通知傅彪去試裝。

  傅彪利用拍戲的間隙,虛心向各位前輩同仁求教,所有的心得體會以日記的形式記了兩本筆記。

  李保田使傅彪真正明白了角色是誰,劇本是誰,我是誰。

  接下來的日子,傅彪不急著拍戲了,而是沉下心去,融入社會,體驗生活。他專門去一家廣告公司打工,沒想到從一個業務員做到常務副總,公司80%的業務都在傅彪手中。

  就這樣,傅彪等待著,磨練著,準備著,終於有一天,一個長得與傅彪彼此彼此的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馮小剛。

  在此之前傅彪已與馮小剛打過一次交道。拍《編輯部的故事》的時候,作為男配角的傅彪曾經跟當時的編劇馮小剛探討過一句台詞,傅彪說,這句台詞要改,馮小剛隨口說不用。第三天,傅彪接到電話,讓傅彪要改台詞,改的就是那天傅彪提出的那一句。但當時馮小剛根本不認識傅彪。

  後來馮小剛執導《甲方乙方》,外景地就在傅彪父親工作的總後部隊大院裡。當時的製片主任陸國強是傅彪特別好的朋友。《甲方乙方》當時很缺錢,陸國強請他幫忙辦一些劇務。傅彪很熱心地幫劇組在食堂訂到了價廉物美的伙食,傅彪還親自把包子一籠一籠地從一樓端到四樓。

  這一切,都被馮小剛看在眼裡。有一天馮小剛對陸國強說:「這小伙子不錯,以後可以帶他干製片。」陸國強說:「他哪裏是干製片的,他是演員。」馮小剛說:「哦,他是演員?」

  過了幾天,馮小剛突然發現《甲方乙方》劇中還有個張福貴沒人演,就對陸國強說:「你那哥們不也是演員嗎,就讓那哥們演張福貴吧。」後來得知傅彪的媳婦也是演員,馮小剛就說:「一塊演吧,只要不嫌戲少。」於是他們夫妻雙雙把夫妻演。

  《天下無賊》首映式

  就這樣,傅彪正式進入了「馮家班」。接著拍《不見不散》,傅彪也幫著拉贊助,馮小剛決定讓傅彪擔任劇中一個配角--一個副導演。傅彪感到,這個角色無關緊要,要去美國6天,又要對方幫忙辦護照,又要對方出旅費,而且劇組資金如此緊張,就算了吧。於是就婉轉辭掉,這個角色最終由製片主任陸國強親自客串。

  傅彪的深明大義得到了回報,接下來就在馮小剛1999年的賀歲片《沒完沒了》中主演了大配角,最終一炮走紅並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接著傅彪在馮小剛的《一聲歎息》和李少紅的《大明宮詞》中,同樣把小人物演繹得生動傳神,使人過目不忘。傅彪多年兢兢業業的磨練,苦中有樂的積累,從容不迫的等待,最終換來了一朝的噴薄而出。傅彪好戲連台,《考試一家親》、《押解的故事》、《老爸向前衝》等影視劇使傅彪家喻戶曉,並且榮獲2001年「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在2002年第九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崇尚帥哥靚妹的大學生們不約而同地把最佳男演員的桂冠戴到了看上去很「丑」的傅彪頭上。

  在2001年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傅彪對妻子張秋芳說:「如果我獲了獎,應該怎麼講,應該感謝誰誰。」張秋芳說:「所有的人都這麼說,最好的感謝是將來再拍齣好戲,你應該出人意料,挑大事說。」當主持人宣佈傅彪獲獎後,傅彪拽了拽西服,走向領獎台的路上,很認真地想了想,於是就開始了讓觀眾至今無法忘記的「受獎演說」:「今年我本人親身經歷了幾個大事:申奧成功了,WTO也入關了,中國足球出線了,傅彪抱了金雞了。」

傅彪和妻子張秋芳 (圖∕中華網)


傅彪和妻子張秋芳 (圖∕中華網)


傅彪和妻子張秋芳走星光大道 (圖∕中華網)

  陽光燦爛的日子

  傅彪出生在石光榮式的軍人家庭,父親是山東人,母親是浙江寧波人,在傅彪身上既有北方人的豁達大度也有南方人的細緻幽默。

  傅彪和妻子張秋芳是鐵路文工團話劇團學員班的同學。張秋芳是話劇團的美女之一,當時追求她的帥哥俊男一抓一大把,但她最終選擇與傅彪風雨同舟。張秋芳說:「當時他很不顯眼,他不穿外套,就一件大棉襖,是我們班最醜的一個,但很憨厚,很幽默,講笑話經常讓人從開始笑到最後。他業務不錯,可能是女孩子的直覺,他很安全,能夠受到保護,我當時沒有很明確的概念,就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傅彪則不免要得意地謙虛幾句:「我要找個本質特別好的,能漂亮就漂亮,她長得不算漂亮,不過還是有自己特點的。」

  據傅彪透露,當年早已經把張秋芳身邊明的暗的追求者都摸透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傅彪透露出其中一個「兵法」:他經常給張秋芳買一些好吃的零食。本來他抽2塊左右一包的外國煙,遇到張秋芳之後,就改抽6毛的長樂煙了,剩下的錢都變成張秋芳嘴裡的零食了。

  傅彪和妻子張秋芳

  傅彪說,最難能可貴的是,張秋芳從來沒有向他要過一點東西,只有一次例外。那次跟張秋芳和其他學員共5個人一起去王府井。傅彪突然在後面喊:「哎,誰跟我去西單。」張秋芳突然回過頭來:「我去。」於是兩人就去了西單,張秋芳突然提出要吃海參,傅彪就帶她去了一家餐館,海參要7元一份,他當時想買兩盤,但口袋裡只有14元錢。傅彪要求餐館做一個10元的蔥燒海參,同時點了一瓶啤酒和一個別的小菜。於是張秋芳吃了整整一盤海參,而傅彪只吃蔥。吃完這盤海參,他們突然意識到,這是雙方最含蓄的表白:我們的愛情似海參(海深)!於是兩隻年輕的手緊緊地拉在一起,再也不鬆開。兩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從此兩人結伴同行,同舟共濟。由於文工團規定學員不准談戀愛,兩人只有秘密地進行。傅彪自以為隱藏得很深,但還是父親和組織的眼睛是雪亮的,於是父子倆又有了這樣的一番對話:

  你自己覺得你到了戀愛的年齡了嗎?

  ——到了!

  你真的愛她嗎?

  ——真的!

  如果你將來碰上比她還好的,你後悔不後悔?

  ——不後悔!

  父親就同意了。

  至於如何面對組織,傅彪說:「好在我們兩個其他任何方面都是服從組織的,惟有個人感情這件事,有點控制不住,組織後來原諒我們了。」

  1989年,兩人正式結婚。

  接下來漫長的日子,傅彪和張秋芳按照父親定下來的「調子」經營著他們美好的愛情,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的愛情如同一杯陳年老酒,愈久愈醇,愈久愈香。1999年,他們被評為北京市100對恩愛夫妻之一。

  張秋芳說:「他會隨時給你一種感動,他的這種關懷,是關心到你的心裏去的,是很深層次的關懷。他就是這麼一種人,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不管是朋友親人,都會因他感到很幸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傅彪:病痛讓我體驗愛的本質 我要堅強生活
傅彪病情惡化仍在家中 其妻張秋芳拒絕任何采訪
傳傅彪病情危急 原主治醫生澄清其病逝謠言
傅彪病情轉重已深度肝昏迷 專家稱狀況不容樂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