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人從政-考試院長╱姚嘉文 催生黃虎印歌仔戲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范正祥╱專訪)在相關友人協助下,考試院長姚嘉文多年來想要為其所寫台灣歷史小說「黃虎印」(小說三冊 )催生歌仔戲劇本的願望成真,預定明年盛大公演,這齣戲劇的背景內容訴說的是百餘年前台灣組織民主國的故事,雖然做為國印的「黃虎印」已下落不明,但姚嘉文說,「民主國」的觀念永留台灣人心中。

「黃虎印」是姚嘉文在一九八二年於台灣警備總部軍事監牢中所寫,當時他正因「美麗島事件」坐政治牢。小說裡角色眾多,情節曲折,虛構人物置身於真實歷史中。

故事背景是日本帝國與大清帝國一八九四年在北韓半島發生了「甲午戰爭」,第二年日清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帝國,台灣仕紳不滿割台,籌組「台灣民主國」。

為何想到把小說變成歌仔戲劇本?姚嘉文說,台灣各界對歌仔戲頗為支持,但劇本缺乏,很難得有高水準劇作。如沿用傳統舊本,未必符合現代思想,採用中國新本,也未必符合本地需要。於是,他決定將自己的小說改編為歌仔戲劇本。

關於故事大綱,姚嘉文介紹,「黃虎印」是「台灣民主國」的國印。故事中提及,「台灣民主國」成立時鑄有三印,即「民主國之寶印」、「台灣民主國總統之印」及「台灣民主國大將軍印」。國印用金,總統印用銀,大將軍印用鐵。「台灣民主國」以黃虎旗為國旗,因此稱國印為「黃虎印」。

姚嘉文指出,「黃虎印」在「台灣民主國」立國之後下落不明,這部小說即以此「黃虎印」之鑄製及輾轉流落,來描述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抗日的經過及當時的民情,這個黃金印雖然失蹤,但「民主國」的觀念卻永存台灣人心中。

「黃虎印」小說故事中的「台灣民主國」,史上確有記載,但世間究竟有無「黃虎印」?姚嘉文寫這部小說時,投入了很多心血,他考證發現如「中日戰輯」書中有「黃金斗大印繫組」之語,但各書均未提及其下落。

文人從政-國民黨組發會主委╱廖風德 親戚不計較原創者

記者王寓中╱特稿

國民黨組發會主委廖風德在未從政前,也曾是文藝青年,民國六十九年的得獎小說作品「隔壁親家」被民視改編為連續劇「親戚不計較」,一播就是五年,不僅如此,九十年在宜蘭參選立委時,製作單位還請他充當演員親自入戲演了兩集,廖風德半開玩笑說:「我可是搞電視置入性行銷的始祖!」

廖風德的第一篇小說「見習官」,描寫他在當兵的見聞,完稿時間是六十五年他在政大新研所就讀時,「悲憫與不公」的關懷,讓他將生命中「想像的花朵」寄情在小說的創作中,六十八年、六十九年以「竹仔開花」、「隔壁親家」兩篇小說,連續兩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八十年發表「隔壁親家」小說集,被譽為「文壇的奇葩」。

如果「同情是想像的基礎」,對廖風德而言,小說就是「想像的花朵」,至於創作的動力源起,他在「隔壁親家」書中自序寫道:「議題的傾洩,有如對靈魂的清洗,不知不覺中,亦把悲憫與豪情蝕耗殆盡,殘存的僅是一絲絲對童騃、對鄉土的眷戀,心有不忍,就提起艱澀的筆把它紀錄下來」。

九十年廖風德回宜蘭參選立委,為了彌補當初一次賣斷版權的大虧,製作單位不但安排「親戚不計較」劇中主角卓勝利等人幫廖風德拍攝競選廣告,還請廖風德本人親自入戲,飾演卓勝利的當兵「同梯」,帶劇中人物連續兩集遊宜蘭。

寫小說,圓了彩筆記錄鄉土美夢,抒發自己對農村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不公平待遇的吶喊,雖沒有致富,一篇小說成名,賺進數百萬元版稅,小說還被拍成電視劇向最長連續劇紀錄挑戰,連從政競選也能靠二十年前的創作成功輔選,廖風德如今可稱「政壇奇葩」。

文人從政-民進黨立委╱王拓 坐黑牢踏上不歸路

記者李欣芳╱專訪

民進黨立委王拓雖從政但始終不能或忘他的最愛 – 寫作,今年2月,剛連任立委不久,王拓重拾筆桿,撰寫一部長篇小說,已完成七、八萬字的小說,雖因投入基隆市長選舉而暫時停頓,未來何時完成並付梓引發矚目,被詢及將來如果退休不當政治人物,王拓說,他會專職寫小說。

王拓坦言,「從政原本不在預期之內,我是被逼上梁山!」

在威權年代,長期從事創作的王拓因發表時論文章得罪執政當局,被迫放棄教職,這位陳水扁總統眼中的民主前輩,後來即因美麗島事件,坐了民主黑牢,因而踏上從政的不歸路。

早年以「金水嬸」、「望君早歸」等小說揚名文壇的王拓,擅長刻劃、描寫基層小人物,今年2月,他突然有創作的衝動,「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立委選舉結束才不久,大概生命中累積太多事物,生命的狀態達到需要提筆的時刻」,王拓如是說。

他認為,寫作不必刻意營造時機,生命中達到某種自然狀態就自然提筆創作。

王拓的新長篇小說,寫的是一名一九四○年代出生的男子與台灣社會脈動的故事,他嚐試以不同的歷史階段來描述男主角的心情,被詢及為何要寫這樣的小說?王拓以英文回答說:「Enjoy myself !」

王拓表示,寫作一直是他的最愛,現在雖然因為種種客觀因素無法繼續創作,但他對文化人的王拓,顯然一直不能忘情。

文化人的王拓與政治人的王拓有何不同?王拓自我剖析說,擔任立委的他,畢竟做為政治人物,要面對很多民眾,性格上不能太孤僻,至於做為小說創作者,則是隨興所至。

然而,兩者也有相似之處,他表示,文化人的王拓與政治人的王拓,都有非常樸素的正義感。

正積極投入基隆市長選戰的王拓,每天從早到晚排滿拉票行程,何時完成這部長篇小說?小說究竟會寫多長?他自己也沒把握,現在唯一的寄望,就看選舉結束後是否有機會再提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