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安慰的伊媚兒

貝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2日訊】 麗莎是我的同事,嚴格來說應該是上司的上司,她擁有傲人的博士學位,令人稱羡的職位和頭銜,美麗的容貌和皎好的身材,似乎人間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她身上發生了,她的一切是許多人的夢,也是我心中永不可能實現的一個夢。

有一次,我們為了公事大吵一架,她指著我的鼻子大聲咆哮,我也不甘示弱,狠狠地瞪著她,並發誓從此井水不犯河水………。從那天之後,我們在公司偶而碰面,我總是故意把目光轉向別處,避免四目相接的尷尬,也儘量不和她有業務上的接觸,因為我和她劍拔弩張的關係而使得很多業務進行繞一大圈或停擺,在同一個公司這種情況的確令人難受與難過,但倔強的我們誰也不願低頭去向對方表達善意。

最近,麗莎得了乳癌,住院開刀接著化療,全公司的人都去看她了,只有我缺席,聽同事說因為化療的緣故,她的頭髮全掉光了只能戴著假髮;還有這件事對她的打撃很大,她現在的心情很低落………。突然,我覺得她不再是一個叱吒風雲的女強人也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主管,她是一個極需被關愛的小女人……….。

於是我鼓起勇氣寫了一封伊媚兒:

「親愛的麗莎:對我來說,妳是我的一個夢,高貴典雅,美麗又有智慧。知道妳現在心情很低落,不知怎樣才能安慰妳,真心的祝福妳,早日康復。貝蒂上」

過了不久她回覆了,是一封充滿感恩和溫馨的伊媚兒,讀著讀著,有一股溫暖的感動在心底盪漾,仔細回想,那件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而人類最大的盲點在於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所以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衝突爭執。

橫在我們之間的那道牆已經消失了,我深深相信她不再恨我正如同我也不再恨她一樣。

人生不可能重來,只能往前看不許回頭,然而,只要心存善念,美麗的感動與事物將永駐心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將來他如果有一天渴望別人安慰他的時候,很可能發現電話不通,好友盡去,他不妨想想別人的不幸遭遇,而且設法去安慰別人。到那個時候,他會發現電話通了,好友也都回來了。
  • 日前佼佼透露,許瑋倫為了仔仔情變,几乎天天哭,前男友李威听了這消息,也是一臉愁容,他淡淡說,已經傳訊安慰她了,最多只能做到這里。是否會回頭追求她?李威苦笑,清楚回答“我沒說我要追她回來”。
      
  • 我在好友新聞台的留言版上,留下「…」這個符號,因為朋友正處於極度的悲傷中,而我不知從何安慰起,只好默默地留下一些足跡。那天與朋友相遇於ICQ(線上即時通軟體)時,被問及這符號的意義~
  • 50歲的林青霞近日接受記者訪問時,大方談到前男友秦漢和秦祥林。

    她承認當時深愛秦漢,但因為對方已婚,令她飽受很大社會壓力。1979年她飛去美國,秦祥林追去安慰她,兩人因而傳出婚訊。但4年后,她和秦祥林取消婚約,隨后与离婚的秦漢再續前緣。

  • 12年前已在廣東病逝錢濟猷,他年近八旬的老母親卻一直以爲“他出國援外”,老人在家人編織的謊言中幸福地期盼著,直到今年8月12日,她安祥地閉上雙眼還一直被蒙在鼓裡。
  • 【大紀元8月18日訊】【前記】

    (給好友們的一封信)

    以下是以令狐的角色,於先慈靈前,泣淚之作。我無意增加爾等的心理負擔,但希望藉此提醒----多留意父母的身體健康。令狐決定---不哭啦!擦乾眼淚,為了安慰先慈在天之靈而堅強,為了照料老父而勇敢。新近研讀「易經」於生命的--有、無,稍能釋懷。請不用擔心令狐的狀態---雖然失親的傷痛,需要時間治療……也許無法痊瘉……。此後將魚雁往返之責轉交咖啡貓,除非要事特別傳呼,否則令狐將只存在於另一個天地。

  • 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專訪一九五七年全球首顆人造衛星發射,中央大學太空科學所首任女所長郝玲妮(見圖,記者郭怡君攝 )在彰化出生,一九六九年人類首次登陸月球,她在睡夢中被父親喚醒起來看電視轉播阿姆斯壯踏出在月球的第一步,從此宇宙太空便是她馳騁想像的空間和談心安慰的朋友,後來更成為讓她發揮夢想家精神和科學家智慧的學術研究舞台。
  • 卡崔娜颶風過後,美國慈善機構8月31日起,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救災行動,對災民提供糧食、住所與安慰,紅十字會、救世軍等機構表示,這次風災造成的衝擊史無前例,可能超過1992年的安德魯颶風。
  • 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有一場國際扶輪社的專題演講,台下全都是來自國際的年輕學生,尤其專題演講結束,馬英九以市長身分回答青年學生各式各樣的問題,有學生問當好市長,能不能是好總統,還有一位年輕人當場在馬英九面前哭了,馬英九還當場安慰她。(林麗玉報導)
  • 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昨日凌晨2點閉幕,在本次電影節上華語電影聲勢浩大,除了電影節開幕片、閉幕片《七劍》和《如果.愛》高調亮相之外,《長恨歌》、《小站》、《紅顏》也分別在競賽、短片、地平線單元獲獎。但遺憾的是,競賽單元惟一一部華語電影《長恨歌》顯然印證此前預測,沒有實質性的斬獲。還好,本屆威尼斯主席馬克.穆勒對中國電影非常偏愛,給了《長恨歌》一個安慰性的獎項———歐洲藝術交流獎,也算《長恨歌》沒有白跑一趟。其實仔細想想,《長恨歌》華麗的外表下面隱藏著不少隱患,該片失利威尼斯不算意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