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霍亂疫情升高 衛署將加強生鮮產品檢驗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十九日電)中秋節過後,進入中國大閘蟹上市高峰期。台灣團結聯盟立法委員賴幸媛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八月份中國傳出一百一十六起霍亂病例,台灣卻沒有對大閘蟹實施霍亂弧菌檢驗,列席的行政院衛生署官員表示,會重啟對進口中國生鮮產品霍亂弧菌檢驗,確保國人食用安全。

賴幸媛(不分區)上午召開「中國蟹橫行台灣,霍亂疫區進口不檢疫」記者會,指出台灣進口中國大閘蟹等河蟹生鮮產品數量逐年增加,去年達到進口八百公噸高峰,佔全年進口蟹類總量約百分之五十二,全年進口一百一十批,卻僅查驗十五批,不成比例;且中國是霍亂疫區,生鮮產品感染是霍亂傳染的重要途徑,政府卻沒有檢疫,枉顧民眾安全。

對賴幸媛的質疑,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組長黃淑貞表示,標檢局對大閘蟹的檢驗是在入關時實施抽檢,主要檢驗項目為防腐劑、土黴素、氯黴素殘留量,在未查獲重大違規前,會依「蟳蟹加強查驗計劃」實施一般查驗,但若查驗有違規,將加強抽驗強度,甚至不排除逐批檢驗,她強調抽驗標準符合國際規範與國內法規。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疫組長林文斐指出,自民國八十六年到九十三年止,政府都以高出一般國家的檢驗標準,對生鮮食品實施霍亂弧菌檢測,但僅在八十六年、八十七年各發現一例,因近年發生多起新興傳染疫病,使防疫工作難度增加,自今年起才廢除霍亂弧菌檢測。

林文斐說,除因檢測沒有發現實例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沒有報告,指出最近傳出的霍亂病例與食 品有直接關連,也是原因之一。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技正謝定宏表示,目前食品檢驗仍偏重動物用藥殘留檢驗,但若有實例指出有任何傳染病係經由食品傳染導致,則將機動加強特定項目檢測,既然中國霍亂疫情確有升高情形,為維護國人食用安全,「今天就發文通令各機關,恢復對中國進口生鮮食品實施霍亂弧菌檢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