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中加關係,經濟至上

陳勁松

標籤:

【大紀元9月22日訊】九月間,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訪問北美,原擬訪問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但在中美關系空前冷淡的氣氛下,美方以風災為由,取消其訪美計劃,胡錦濤僅能在聯大開會期間,順便到美國“一游”。與此同時,原本以訪美為主的行程,改為以訪問加拿大和墨西哥為重頭戲。其中,更兩次進出加拿大,使中加關系顯得格外突出。

實際上,中國當局和加拿大政府正彼此需要。中方面臨緊迫的能源危機,渴望從加拿大大量獲得石油、油砂礦、和其他礦石等;加方則急於擴大對中國的貿易,期望加國企業更多更快地占有中國市場。

去年,中加貿易量猛增,達到155億美元。其中,加拿大對中國出口增長40%,中國對加拿大出口增長30%,中國一躍成為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於美國。然而,與美國和歐洲企業在中國的開拓相比,加拿大企業還差得很遠,這促使家國政府銳意進取中國市場。胡錦濤訪加期間,一口氣與加拿大總理馬丁簽署了七項經貿協定,覆蓋核能、運輸、科技、環保、電信、金融、食品安全等領域。這令加方深感滿意。雙方並商定,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300億美元。以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這一目標不難實現。

近年來,中方加緊索取加拿大能源。今年4月,中國中石油公司與加拿大恩布裡奇公司簽署協議,從加拿大北部到太平洋港口,建設一條造價21億美元的輸油管道,每天輸油量40萬桶,其中一半流向中國;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則斥資1.5億加元,購下加拿大MEG能源公司17%的股權,從而擁有了加拿大油砂礦的部分股權;另外,中方還打算收購加拿大的哈薩克石油公司。

不可忽視的卻是,美國因素在中加關系中的分量。加拿大與美國比鄰,彼此擁有最長的共同邊界,這條邊界,也是世界上最太平最祥和的邊界,因為,加拿大不僅是美國的傳統盟友,而且是美國的後院,雙方互免簽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仿如同一國度。加拿大經濟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高達85%。迄今,兩國唯一的分歧,就是伊拉克戰爭。現任總理馬丁已經修正了其前任克裡靖的政策,大幅修補與美國的裂痕。

加拿大一直是美國的重要能源基地,美國石油進口量中,17%來自於加拿大。如今,北京大量染指加拿大能源,與華盛頓構成直接競爭。關鍵的問題還在於,鑒於中共窮兵黷武,瘋狂擴張軍力;鑒於中共在世界上大量擴散違禁武器,為流氓國家撐腰;鑒於中共繼續以高壓手段控制言論,鎮壓人民,美國已經暗自將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列為文明世界的頭號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到美國的後院挖牆腳,就顯得格外敏感。事實上,中國所有大型石油公司都已經在加拿大設立辦事處,但都保持低調,因為,它們明白,一旦中方在聯營公司中擁有關鍵性的股權,就會成為一個政治話題,在加國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比如,去年十月,中國五礦公司企圖收購加拿大諾蘭達鎳礦公司,就激起加拿大各界一片反對聲浪。

中加關係,經濟至上。加拿大政府因此降低了對中共惡劣人權記錄的批評調子。中共更乘機提出與加方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實際上,多年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一詞,幾乎成為中共的專有名詞,見人就推銷。目的在於轉移國際視線,招搖“和平崛起”的幌子,進而擺脫美國全方位的圍堵。

中共到處與人拉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不僅與加拿大、與墨西哥、與俄羅斯,甚至對明顯是戰略競爭對手的印度,也都強拉這層關係。一些國家的政府得了中共的經濟好處,礙於情面,只好暫時地、勉強地、乃至違心地認同與中共的所謂“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但是,這種認同,多半是口頭上的,而並不具有實際意義。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9/20/05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專訪陳勁松:中國經濟真相與黨文化
陳勁松:誰在境外高消費?
「中國威脅」應為「中共威脅」
陳勁松:人民幣微幅升值 爭議未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