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鴉片:聯繫美國敵友的黑金

人氣 11
標籤: ,

【大紀元9月6日訊】(亞洲時報 Syed Saleem Shahzad卡拉奇撰文) 阿富汗出產大量鴉片及其副產品海洛因,它們從阿富汗經巴基斯坦到伊朗東部,然後再被轉運到西方市場。這就是毒品走私犯所稱的「黃金路線」。它所經之地得到有力的政治保護,當地官員對毒品走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從中抽取佣金。官做得越大,抽取的佣金就越高。

這條路線不僅為阿富汗的塔利班抵抗者提供了一條資金生命線,也填滿了與美國友好的阿富汗軍閥和美國在阿富汗的重要盟友北方聯盟的腰包。(註:在塔利班 1996年9月26日奪取喀布爾政權後,阿富汗的非普什圖族力量組建了北方聯盟。其成員基本以塔吉克族和烏茲別克族為主。在美國2001年年底入侵阿富汗以前,北方聯盟一直在與塔利班交戰。)

估計全球87%的鴉片(這一季度4519噸,比2004年減少了2%)都來自阿富汗,該國45億美元收入的近一半來自鴉片生產與貿易。

在塔利班政府2001年底被以美國為首的盟軍趕下阿富汗權力舞臺的前幾年,該國的鴉片生產持續增長。但在盟軍攻進阿富汗後的一段時期裏,阿富汗軍閥封鎖了各條走私線路。因此國際走私者不得不與這些軍閥達成新交易,以便阿富汗毒品能順利運送出去。這種交易到2002年年底進一步升級:阿富汗的鴉片走私到巴基斯坦經過加工後,再運回阿富汗和運往歐洲。

美國五角大樓一位高級官員向《亞洲時報在線》承認,阿富汗的毒品經濟遠大於官方的統計數字。該官員參與了美國自越戰以來支持的各種「低烈度」戰爭行動,並曾重組阿富汗北方聯盟,以便後者更有效地打擊塔利班。

這位五角大樓官員指出,唯一能將親塔利班的軍閥和親北方聯盟的軍閥聯繫起來的就是這種「黑色經濟」。阿富汗的反美抵抗力量正是得力於這種「黑色經濟」而不斷壯大,並在過去半年的襲擊中奪走了1100人的生命。

據美國毒品管制局(US Drug Enforcement Agency)披露,以巴基斯坦為基地的走私集團每年要走私數噸毒品到歐美市場,其成員來自巴基斯坦不同的民族和部落。他們通過該國國際機場或卡拉奇港運走部分毒品,其他的則經陸路沿巴基斯坦的阿拉伯海海岸運抵伊朗和土耳其,或者運往中亞國家。

從巴基斯坦經陸路走私阿富汗鴉片的路線大體如下:從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Balochistan)越境進入伊朗,然後穿過伊朗西北的庫爾德人聚居區,最後到達土耳其的鴉片加工廠。

阿富汗鴉片經巴基斯坦運抵伊朗後便兵分幾路。伊朗既是一個鴉片運輸中轉國,又是一個鴉片產品的消費市場。據說伊朗國內的鴉片產量相當低,無法滿足國內需求。不在伊朗市場出售的鴉片便運往土耳其,並在那裏被加工成海洛因。買家在土耳其得到海洛因和大麻後,將它們裝船運往以歐洲為主的國際市場。

在俾路支省沿阿拉伯海一帶的馬克蘭(Makran)海濱附近有一個叫曼德(Mand)的小鎮,它是巴基斯坦特殊教育聯邦部長祖貝達·賈拉爾(Zubaida JALAL)的地盤。當地人尊稱賈拉爾為「伊瑪目」 (伊斯蘭教宗教領袖或學者的尊稱)迪恩(Imam Deen)。賈拉爾的影響力沿著這條海岸線經卡拉奇附近的加達尼(Gadani)一路向東南西北四方擴展。

賈拉爾是巴基斯坦掃毒局的頭號通緝要犯,在該局2002年和2003年的通緝名單上他都榜上有名,後來又被俾路支省首府奎達(Quetta)的毒品管製法庭(Narcotics Suppression Court)多次判刑。但他從未出庭,因而是法庭通緝的潛逃犯。然而這位潛逃犯卻經常出現在奎達的權力走廊,與俾路支省的首席部長一起穿梭於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

《亞洲時報在線》經調查發現,伊瑪目迪恩在曼德鎮(據傳是「黃金路線」的心臟)可謂有恃無恐。沒有被運往土耳其工廠的鴉片通常在曼德地區進行精加工,再被運回阿富汗,然後運往烏茲別克和塔吉克。在烏茲別克和塔吉克,阿富汗鴉片商將他們的貨物賣給國際黑市。這些通常是當地市場不需要的劣質貨,優質鴉片將被走私到歐洲市場。在阿富汗北部,毒品運輸基本控制在馬紮裏沙裡夫(Mazar-i- Sharif)的烏茲別克族軍閥西卜加圖拉(Sibghatullah)手中。

美國高層一些官員承認,儘管普什圖族塔利班抵抗力量與北方聯盟之間存在尖銳對立,但這些派系內部的一些組織卻相互接觸。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兩派會結盟(這種聯盟將為塔利班抵抗力量提供戰略支援),但毒品貿易這種共同利益是他們聯繫的紐帶。

伊朗迄今為止既沒有支持抵抗力量,也沒有支持北方聯盟。但美國官員懷疑,作為「黃金線路」終端的伊朗故意為毒品走私敞開大門,這間接支持了與塔利班密切合作的阿富汗西南部軍閥。在阿富汗全國25.688萬英畝的鴉片地中,南部地區尤其是前塔利班的堡壘坎大哈(Kandahar)居於首位。

塔利班抵抗分子通常只襲擊美軍軍車,或者為美國和其他外國軍隊運送石油和其他物資的貨車。其他的貨品尤其是鴉片運輸大體上比較安全,因為鴉片商為確保運輸暢通通常會向地方軍閥交納「買路費」。反過來,軍閥們又會在當地部落找中間人「打點」一下抵抗分子,讓他們對運鴉片的貨車「高抬貴手」。

諷刺的是,阿富汗的大部分軍閥都得到了美國的支持。楠格哈爾省(Nangahar)的前塔利班軍事指揮官、因綁架日本工程師而臭名昭著的羅克提(Mullah Rocketi)就是其中之一。羅克提在塔利班垮臺後被逮捕,隨後變節投靠了美國。他是阿富汗下個月國會選舉的候選人之一。儘管如此,人們相信,這位阿富汗南部勢力最強大的軍閥在感情上仍偏向塔利班一方。

類似的局面也在阿富汗東部存在。在那裏,東部地區領導人阿里(Hazrat Ali)與許多忠於前阿富汗總理希克馬蒂亞爾(Gulbuddin Hekmatyar)的地方指揮官有交易。阿里也是下屆國會選舉的候選人之一。在好幾名忠於希克馬蒂亞爾的指揮官,包括喀什米爾·汗(Kashmir Khan)被捕後,他已經控制了庫納爾山谷(Kunar Valley)的大部分檢查站,

巴拉雷(Jalalabad Highway Baraley)是阿富汗被暗殺的前副總統阿卜杜拉·卡迪爾(Haji Abdul Qadeer)的兄弟之一,卡迪爾的另一位兄弟穆罕默德(Haji Deen Mohammed)是楠格哈爾省省長。不過巴拉雷才是該地區的實際首腦,控制著從賈拉拉巴德(Jalalabad)到喀布爾的所有檢查站與交通要道。

前霍斯特(Khost)、加德茲(Gardez)、派克蒂亞(Paktia)和帕卡提卡(Paktika)省省長紮德蘭(Badshah Khan Zadran)是那個地區的唯一軍閥,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巴基斯坦北瓦濟裡省(North Waziristan)的Dand-i-Darpakhail鎮。他與兩名有勢力的塔利班指揮官哈卡尼(Maulana Jalaluddin Haqqani)和曼蘇爾(Saifullah Mansoor)都有交情,這兩人經常從毒品走私犯那裏收到大筆的「打點費」,為鴉片活動大開綠燈。

通過這一普什圖族軍閥的網路,大量的資金流入了塔利班的腰包,塔利班的其他財政來源已經因「反恐戰」而被掐斷。

作者Syed Saleem Shahzad是《亞洲時報在線》駐巴基斯坦辦事處主任。(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桃園掃蕩毒舞廳 帶回161人
毒害一生 雙腿遭打斷 流浪山區險餓斃
悉尼破獲特大毒品走私案
加國媒體報導加籍英文教師在台涉毒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