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光:从农民的视野看“和谐社会”

王风光

标签:

【大纪元1月12日讯】新一代领导集体执政以来,提出了不少崭新的治国理念。近来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建设和谐社会”。应当说这些新理念的提出是非常及时的,不失为“对症下药”的一剂良药。在此,笔者作为一介农民,还是想粗浅地谈一谈自身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及认识。

何为“和谐社会”?其内涵是什么?我无从得知(当然我耳闻目睹,用心感受到的,当不属于和谐社会),潜意识中,感觉“和谐社会”的要义起码有三个:一则公平;二则正义;三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至少是大多数人能够享有充分的发展和自由。

我们所处的社会“公平”吗?我相信大多数国民感受到的是:特权无处不在,等级与歧视已渗透到了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笔者虽不能一一列举,但还是老生常谈,捡点举国乃至举世公认的说。当今中国最大的不公平,当属国家对农民的歧视,说好听一点,叫“工农差别”、“城乡差距”。官方媒体曾公布,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大于1:1.8的国家有三个,中国是其中之一,而且高达1:6。中国农民是不是世界上最受歧视的农民,我想这个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对农民的歧视当然是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而笔者深信这是一个完全能够解决,而且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年吧)能够解决的问题,道理明摆着:李昌平所呼吁给农民国民待遇的八方面主张都是制度方面的、人为的因素。我们不能动辄以“国情”来敷衍,更不能以我们专制历史长,国民中奴性、等级意识所产生的惰性严重,难以根除来搪塞。而我们的主流社会,尤其是执政阶层,他们不会有,不该有吧?如果有的话,那可真是民族的悲剧,精华尚且如此狭隘、愚昧,精华以下,可想而知了,那可真要呼唤康熙爷再活五百年啦!

至于经济方面,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垄断化;教育方面的招生歧视,城市教育政府办,农村教育农民办;医疗领域大部分农民家庭患了重病,要么等死,要么倾家荡产;而非农阶层、特权阶层则由国家财政撑兜。政治领域,占人口总数70%的农民,其全国人大代表所占比例(纯农业户口)不超过8%。所有这些都是天大的讽刺,天理难容的。如果我们民族都能漠然接受这一切,天底下真没有公平与正义可言了。

好歹,我们已发现和认识到这些。近几年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这些状况,至于说是“重中之重”,笔者只能说雷声大,雨点小。举一小例说明:农民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每个农民增收不过二百元左右,而公务员们一次加薪每年就增收三仟元左右(胶东地区),工农差距,城乡差别在继续拉大,谁造成的?答曰:政府。而且大环境下,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相隔十几年,中央再次出台一号档,全面促进农民增收。由此可见,人民政府为人民还是为政府,就成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再举一小例:存在于京、津、沪等大城市的高考收生歧视制度前几年被媒体炒热、被国人关注后,竟然演变成了北京市自己命题高考,让你失去可比性,真乃大孩子糊弄小孩子,忒拙劣了!

试想,我们的主流社会,执政阶层如果有正义感,这些极不公平的现象能长期存在和变相存在吗?!反之,屡遭不公,还要默默承受、忍耐,这算是和谐社会吗?

追求自由是人之天性,先辈们是为追求自由、民主之路而奋起反帝、反封建的,不惜牺牲身家性命。有匈牙利诗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更有一位现时代的哲人总结道:“在人类认为有价值的各种价值中,自由是最有价值的一种价值。”可见,自由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要义。一个和谐社会理应是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充分地得到发展,如果是“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沦”、社会“精华”都是钦点的,而非自由竞争而来,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充满着特权、等级、歧视、尊卑与压抑,那么这个社会不但难以和谐,连进化都不敢想。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和谐社会真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了最先进文化,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消除对农民的歧视,弘扬社会正气拉开序幕。

转自‘关天茶社’

本文转自互联网,仅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发现有版权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络。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组图:广州火车站一票难求
图片新闻:回家过年了!
中国农民工将何去何从?
11反世贸示威者获撤控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