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大醫學院供解剖屍體嚴重不足

【大紀元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倖嫚香港二十四日電)廣州羊城晚報今天引述中山大學人體解剖教研室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實行遺體捐贈五年以來,該校只收到三十六具遺體,與醫學院教學所需要的五百具屍體,仍有頗大的差距,平均每十名學生,解剖一具屍體。

報導引述醫學院教授徐傑表示,目前中山大學醫學院教學上每十名學生解剖一具屍體,而理想的教學效果是每四名學生解剖一具屍體;而不足屍體部分主要靠從外地和外校調撥。

他表示,目前該校的屍體儲備僅夠維持一年的教學需求,一年後學生拿什麼來解剖還毫無著落。

不過,報導指出,記者從其他醫學院校瞭解到,每十名學生解剖一具屍體已算相當不錯的情況,有的學校是二十名學生甚至四十名學生解剖一具屍體;有的學校因屍體嚴重不足,已經取消屍體解剖內容,僅讓學生看看已解剖好的標本。

報導引述廣州一名資深骨科教授表示,解剖課是西醫的基礎課程,解剖人體標本尤其重要,現在的年輕醫生上手慢,基本功不紮實,「拿活人來練」,這與在學校期間缺乏解剖訓練有密切關係。

更讓業內人士擔憂的是,由於解剖用屍體嚴重缺乏,有相當大比例的醫學科研項目被砍,這將嚴重危及醫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市民的健康保障。

相關新聞
梁詠琪「含冤」 向好友訴苦自辯
中國鬧「氣荒」輿論炮轟國營石油公司
例行作業釀大禍 檢方起疑
香港野鳥屍驗出H5N1禽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