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敬神佛 爆竹聲中驅瘟邪

人氣 26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珍綜合報導)「爆竹聲聲辭舊歲」,全球華人在翹首期盼中迎來了農曆狗年的到來。從大年初一到農曆正月十五,這是全球華人最重要的節假日,是華夏子民敬神敬佛、敬天敬地的重要日子,也是祭奠祖先、家人團聚及走親訪友的好時刻。

爆竹驅邪 新年開門大吉

按傳統習俗,正月初一,黎明即起,整肅衣冠,點香燭,放爆竹,開大門,擺齋果於庭,拜天地,祭祖先,稱「新年開門大吉」。

放爆竹是過年傳統節目之一。近幾年,在民間要求恢復傳統習俗的強烈呼籲下,中國大陸一百多個城市先後解除了禁放鞭炮的規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八成北京市民對解除禁令表示贊成。今年除夕夜,煙火爆竹聲響徹北京城。

過年為甚麼要放鞭炮?民間流傳著關於「年」獸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叫「年」,兇猛殘暴。每到除夕之夜,它就來傷害人畜。後經神仙指點,人們知道了「年」獸害怕劈劈啪啪的爆炸聲和火光。因此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放鞭炮,把「年」獸趕走,以過上一個舒坦的新年。這個習俗就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現在很多老百姓仍相信,燃放爆竹能驅瘟逐邪,讓新的一年順順當當。有些地方從初一至初三,連續三天早晚都要放鞭炮。

另一個過年的經典節目就是舞龍舞獅。民間相信龍掌管降雨,舞龍可以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傳說龍跟獅子的頭也可以驅逐邪魔。

值得指出的是,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是沒有「新年」這一說法。新年是中共奪取政權後,把「過年」改成了所謂的新年。民間有人質疑,共產黨是西來幽靈,它這樣做的用意是讓炎黃子孫忘卻自己民族傳統和文化。

上香乞福 敬拜諸神

農曆新年期間,華人社會上至人君、下至普通百姓,眾多善男信女會前往寺廟上香祈福。

今年大年初一,台灣總統陳水扁按慣例到西莊惠安宮上香祭拜,再回老家祭祖,給民眾發紅包。台北市長馬英九也在大年初一,接連趕赴保安宮、龍山寺、行天宮上香祈福參拜。

 

圖:2006年1月29日,農曆大年初一凌晨,台北市長馬英九前往指南宮主持丙戍年賀正典禮,與信眾一同上香,迎接農曆狗年來臨。(中央社)

 

過年期間,台灣大小廟宇都擠滿上香祈求來年平安及好運的民眾。有些廟宇在除夕的午夜時分會先關上大門;這時,門口聚集許多翹首引頸的民眾。俟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廟門一開,眾多信眾魚貫而入大門,希望自己成為第一個將香插進香爐的人,因為傳說拔得頭籌的人可得到好運。

近年來,中國大陸各地民眾上寺廟祈福的人數大增。如:老派的上海人喜歡去龍華寺、靜安寺燒頭香。也有人去沐恩堂、懷恩堂等做彌撒。

 

圖:2006年1月29日,一信眾在北京白雲道觀祈禱。作為慶祝農曆狗年的一部份,已有成千上萬信眾在前往這個道觀祈福。(Getty Images)

一般人認為,新年的慶祝活動是從除夕當天開始;但在民間,敬神的相關活動早從冬至日農曆(12月24日)就已陸續展開。傳說中的諸神在這一天會回天廷,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來的事情。因此,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供品敬拜諸神。

冬至日這一天,中國古代的天子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天和祭祖儀式,教導臣民讚頌天地之德和對天地心存感恩之意。這些體現的都是天人合一,敬天畏神,仁愛信義等中華傳統道德觀念中最根本的部份─對天道的重視和對神佛的信仰,這是源遠流長的中華半神文化最明顯的特徵。

傳統廟會 民俗文化一大特色

逛廟會是中國民間過年的一種重要的娛樂和文化活動。最早的廟會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人們去廟裡敬神,後來逐漸地形成了具有商貿、娛樂活動的民間集市,

北京的廟會尤為著名,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已延續了千餘年。各種民間藝人在廟會上表演戲曲、手工、武術和雜技,還有各種小吃食品和百貨,民眾可大飽眼福和口福。夜晚的燈會是廟會的傳統節目,當夜幕降臨,各式各樣的花燈五彩繽紛,觀燈的人們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地壇廟會歷來是北京最負盛名的廟會之一。據報導,今年大年初一從早上9點開始,地壇廟會就已經人流攛動,廟會的裝飾設計也是充滿了年味兒,滿眼的大紅燈籠和喜福春聯。很多傳統的京城民俗紛紛上演,有寫對聯的,剪窗花的,賣年畫的,還有民俗工藝品展賣,比如捏麵人,泥人,以及各式各樣的小吃攤位。

上海人的廟會也很最熱鬧,其中以城隍廟、土地廟、文廟等光顧的人最多。

承傳中華神傳文化

每到農曆新年,僑居海外的華夏子孫也會舉辦各種活動慶祝傳統節日。近三年,總部在美國的華語電視台新唐人舉辦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將中華神傳文化在海外發揚光大。

今年新唐人新年晚會紐約主場獲得巨大成功,晚會以「再造神話,締造傳說」為主線,2月20、21日在紐約最豪華的無線電城連演三場,總共一萬五千人觀看了現場演出,其中西方人約佔半數。

美國華府學者章天亮評價,新唐人新年晚會最大的一個特色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他表示,「炎黃子孫」裡邊這個「黃」就是「軒轅黃帝」,實際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中華文化從進文明的第一天開始,就是道家思想,一個有神論的思想,幾千年來一直這樣承傳下來。新唐人晚會對佛道神的表現,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如2004年的大型舞蹈「天象」、「萬古天門開」和2005年的「佛光普照」,表現了佛國世界的莊嚴景象以及對神、佛的崇敬和讚美。

讚頌神佛,敬神祭天,重德行善,修心養性等等,這些是中華神傳文化、五千年文明中最重要的內容。

 

圖:2006年1月29日,一信眾在北京地壇寺廟上香祈禱。(Getty Images)

 

圖:2006年1月29日,農曆新年第一天,信眾在北京東粵(Dongyue,音譯)道觀燒香。(AFP/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春季美食助消化
中國韓國越南等地慶祝新年
大會堂明配合煙花匯演封閉
志願役男金門戰地度新年 直說經驗難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