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華衝撞中共官場潛規則遭免職?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申鏵採訪報導)上任剛剛七個月的中國統計局局長邱曉華10月12號被國務院免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接任統計局局長一職。中共官方沒有說明邱曉華被免職的原因。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從各種跡象可以看出,邱曉華突遭免職是不正常的人事變動。

今年48歲的邱曉華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長期在國家統計局工作,曾任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和副局長,今年三月晉陞為局長。他被外界視為是懂行的技術型官僚,而且由於他經常在媒體露面,被外界所熟知。邱曉華突遭免職,頗令外界感到意外。

旅居美國,長期跟蹤中國高層人事變動並著有多本專著的作家高新對自由亞洲電台說,新華社在報導人事任免消息時,除非被免職的人是因為年齡原因或是犯錯誤,否則都會加上一句「另有任用」。但是高新說,新華社報導邱曉華時,沒有這句話。

另外,高新還注意到,新華社12號上午報導的標題是:《國務院任命:謝伏瞻為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被免職》。但是高新說,到了下午,新華社的標題被改了,去掉了「邱曉華被免職」這一句,只是在報導內容裡提到邱曉華被免職。高新分析說,這意味著邱曉華是有問題才被免職的— —

高新:「很顯然,新華社發稿人非常明白邱曉華事實上是因為某一件重要的事情被撤職的,而不是被免職的。免職只是一種措辭,顯然是在根本沒有考慮邱曉華下一步怎麼安排的前提下被突然免職的。」

香港的《亞洲時報在線》刊登一篇文章說,邱曉華被免職的導火線有三個:一是中央高層一直希望國家統計局能建立一個各地區、行業節能降耗的統計發佈制度,也就是常說的「綠色GDP」。但是邱曉華多次公開說,計算綠色GDP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似乎態度並不積極。

另一個導火線是邱曉華對宏觀調控的態度。近幾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直在推動宏觀調控政策,給經濟降溫。但是邱曉華今年9月在一個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圍繞固定資產投資的宏觀調控「應告一段落」。這篇文章說第三個導火線是邱曉華在制止地方統計數據造假這方面成績不大。

高新也認為因為這些原因導致邱曉華被免職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按照慣例邱曉華也只會被平級調動— —

高新:「如果這個分析是事實,那麼正常的組織安排就是異地平級調動,基本上不會把原來的待遇降掉。」

記者:「這是否是說在觀點上跟中央高層不太協調一致的話,問題還不是太嚴重,應該至少是平級調動,是吧?」

高新:「對。」

高新還補充說,如果邱曉華會被平級調動,或者真是另有任用,那麼新華社報導中最初使用的標題對邱曉華就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對於國家統計局局長一職的任免引來外界猜測紛紛,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感歎到,這都是因為中國的人事任免制度太不透明— —

胡星斗:「中國的幹部任免制度都是不太透明的。如果是在發達國家任用一個官員,可能經過報紙的炒作,甚至到參議院回答問題等等。中國無論是任職還是免職,似乎很多事情都不太透明。」

胡星斗還表示,作為學者型官員的邱曉華,說話直率、有個性、有見解,這也許是犯了官場的大忌,衝撞了官場的潛規則。

接任國家統計局局長一職的謝伏瞻也是位經濟學家,曾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他曾於1990年代初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學,是一位頗受前總理朱鎔基和現總理溫家寶賞識的學者。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梁治:無恥到極點的「牛皮匠」邱曉華
中國80%以上企業利潤集中在能源行業
九月十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突遭免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