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吳炫三:愛台灣就是把分內工作做好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2日報導】發現吳炫三專題系列報導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二十二日電)台灣知名畫家吳炫三在十月初悄然回到台北,時值紅潮運動時刻,看到全民瘋政治的景況,吳炫三語重心長地說:「愛台灣,就是把份內的工作做好。」

吳炫三這次回台一方面是為了「燦彩與藏紅」的展出,另一方面是參與東森善和文化基金會「親近大師計劃」,陪伴原住民小朋友親炙藝術。巧的是,「燦彩與藏紅」的主題不期然與紅潮主色調一樣,這是吳炫三始始料未及,但他不以為意。

過去與朝野政治人物都熟稔的吳炫三,如今為了不淌入這渾水,「誰都不聯絡」。十月初回台北後,連到醫院進行疝氣手術,也是十分低調,沒有讓任何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知道。

對於島內全民瘋政治運動,人在海外有所聽聞的吳炫三,直到親身經歷,才知「瘋狂」的程度。他回想到有一次打電話給朋友,問他的「行動」電話。這位朋友很驚訝地反問他:「你怎麼知道我是『新黨』的?」還有一次一位外國朋友很得意告訴吳炫三,他會說台語。吳炫三心想外國人能說中文已很了不起,竟然連台語都會講,可真是不得了。沒想到這位老外說的是「凍蒜」。

吳炫三還提到早年一位送畫的小弟,在得知國民黨捨吳伯雄而推舉宋楚瑜參選省長後,為吳伯雄大抱不平。吳炫三心想,這位月收入才多少的小弟竟然會為一位坐擁家財的人擔憂,他覺得很不可思議。年輕時曾在紐約開過計程車的吳炫三在台灣搭乘「小黃」時,也很納悶運將只知批評時政,卻放任自己的車子髒亂不堪。

二零零零年時,吳炫三確實創作了「國破山河在」雕塑,表明對時局的憂心。如今,吳炫三的原則是「不知道的事情,不要批評」。他說,連自己的事都搞不好,有什麼權利批評他人?他也經常反求諸己:自己到底是不是畫家?他建議「老百姓把自己的生活搞好,再來批評吧」!

前總統李登輝與吳炫三私交甚篤,吳炫三不諱言曾有很多機會可謀得一官半職,但都為他婉拒,因為這不是他要的生活。陳水扁競選總統時, 吳炫三兒時玩伴游錫堃也曾請吳炫三支持陳水扁,也遭到拒絕。因為這不是他要的生活。

吳炫三旅居巴黎整整十五年,前六年沒有賣出一張畫,相當煎熬;直到一九九八年獲法國文化部頒贈文化騎士勳章,他的作品才得到認同。除了創作,他的生活主要就是到世界各地展出,他說,除了俄羅斯和中東,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不過,吳炫三認為,台灣還是台灣藝術家的「基地」。在台灣,他找了名象設計公司代理他的畫作和經紀展出事宜,名象的負責人宋文寧原本就收藏他的畫作。對於台灣年輕一輩的畫家,吳炫三認為普遍都在水準之上,欠缺的是韌性,吃不了太多苦。

吳炫三說,在法國,他的居家陳設向來簡單樸素。一位來訪的朋友相當訝異:「你怎麼還在使用大同電鍋?」吳炫三說,他的生活其實近乎「枯燥」,而這一切的簡單,隨處自在的感動,就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他說藝術無所謂「進步」與否,文明才有這種觀念。藝術本身在傳達時代的「紀錄」,藝術家的作用就是要傳達那個時代的感動。

「吳炫三的燦彩與藏紅」展十一月二十四日到十二 月三日在台北福華沙龍展出。吳炫三創作不輟之餘,也不忘提攜後輩。伴隨「燦彩與藏紅」展出的是旅法青年畫家池上鳳英的「潮澗虫跡─熱帶系」展。池上鳳珠,原名張鳳珠,因為來自台東池上,為自己取了這個別緻的名字。吳炫三讚揚她是一位很棒的畫家。

池上鳳珠二零零五年曾在台北舉辦「生生潮澗虫」個展。「熱帶系」使她過去潮澗虫的觸角延伸到亞馬遜河叢林裡,讓潮澗虫接受水的滋潤,沾染了原始叢林的味道,感動真實的自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