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明春杜哈談判 台灣沒退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專題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 )杜哈回合談判已經在今年7月宣告暫停(talks suspended ),臺灣常駐WTO代表團坦言,目前已經碰到WTO組成以來最大的轉折點,且現在的情況和7月中止時相較並未有太大的改變,「如果明年春天再不突破就很困難了」。

談判若破裂 開發中國家衝擊大

對於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而言,喪失WTO這個國際多邊貿易舞台的影響是很重大的,歐盟執委會官員表示,如果杜哈回合失敗,「代價將是很高的」,且根據歐盟分析,杜哈回合一旦正式破局,受創最深的將是低度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其中當然包括台灣。

WTO秘書長拉米(Pascal Lamy )在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就曾經主動提及,簽訂例如自由貿易協定(FTA )等雙邊貿易協定,對台灣來說「比較不暢通」,也凸顯WTO這類多邊貿易機制對台灣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杜哈回合談判失敗,台灣將比其他會員國遭受更大的傷害。

以拉米的角度觀察,他同意WTO多邊貿易體系與杜哈回合談判是台灣的唯一選擇。不過,台灣如果要推動WTO杜哈回合談判復談,就勢必要有所讓步,尤其是在農業議題上。

台灣與日本、瑞士等小農國家組成G10集團,如果屆時恢復談判,就會重啟農業問題;拉米認為,台灣擁有堅強的經貿實力,對於重啟談判可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台灣必須要不斷為談判機器注入動力,以保持溫度。

歐盟執委會官員曾在公開場合發言指出,歐盟雖然對杜哈回合復談,抱持審慎樂觀態度,但是若半年內情況無法改善,一旦「機會之窗」關閉,數年內恐將難再開啟;臺灣常駐WTO代表團代表林義夫也直言,如果杜哈回合在半年內沒辦法復談,2007年要完成談判就困難了。雖然WTO是經貿聯合國,但不可否認的,在WTO中的政治角力仍非常嚴重,即使真的討論出結果,只要各國層峰反對也是枉然。

以美國為例,美國也還在等2008年的總統大選,因為沒有人敢得罪廣大農民;也就是說,經貿政策依然全部取決於Political will(政治意志 )。

林義夫強調,美國在杜哈回合談判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應該帶頭打破僵局才對,只不過在美國、歐盟、澳洲、日本、巴西與印度(G6 )等六國貿易部長會議中,依然無法解開關鍵性的「三角議題」。也就是農產品關稅調降、農業國內補貼削減,以及非農產品(工業與漁產品 )關稅調降三者相互牽制的問題,談判才會不得不喊停。

美、歐、東協檯面下 推動復談

林義夫說,在談判中,每個國家當然都希望對方能夠先讓步,沒有人願意先退讓,談判當然無法繼續。不過,他也認為,復談並非全無可能,因為「大家都不希望談判真的破裂」,許多國家都在檯面下持續推動杜哈回合復談。例如美國、歐盟、東協等私下都在WTO之外不斷開會討論,希望能及早整合各方意見。

對於WTO各會員國而言,「低調」或許才是推動杜哈回合復談的最佳方法,「不必大聲叫喊,因為大家都在等」;臺灣也還是把「全球多邊貿易自由化」作為推動對外經貿關係的首要目標,並希望暫停的談判工作能早日重啟。官員指出,雖然不知道談判何時重啟,但臺灣依然支持多邊貿易體系。官員並且舉例說明,先前的WTO烏拉圭回合談判,也是拖了八年才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