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期中選舉進入決戰時刻電視廣告戰激烈開打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特稿)距離美國期中選舉投票日十一月七日只有兩個星期,選戰關鍵時刻,不只候選人全力衝刺,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全國委員會也加強電視廣告宣傳。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及反恐仍是最普遍的議題,只是兩黨的操作大不相同。

共和黨還是以「美國面臨更嚴重的恐怖威脅」及「和黨更能保障美國的安全穩定」為訴求。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以此為訴求的廣告會在全國的有線電視網聯播。

由於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於共和黨反恐作戰能力的信賴仍高於民主黨,共和黨會以此為主要選戰訴求,也不足為奇。其實最近兩年美國經濟情況大致不差,而紐約的道瓊工業指數上週還創下一萬兩千點的新高,對於執政的共和黨選前的氣氛應是有利的;然而,過去幾個月屢屢爆發的共和黨國會議員涉及貪腐及醜聞,讓共和黨面對期中選舉戰戰兢兢。

執政的共和黨目前在參眾兩院都是多數黨。最近幾個月的民調顯示,就連共和黨的受調人士都有不少人希望國會能改觀,讓民主黨主導也許能「窮則變,變則通」。民主黨要成為參議院的多數黨必需比現在的四十四席增加六席,而在全面改選的四百三十五位眾議員部份,民主黨必須比目前的兩百零一席增加十五席,才可能成為多數黨。

參議院今年改選的是一百位參議員當中的三十三位在二零零零年當選的所謂 Class One 的參議員。多位挑戰現任共和黨參議員的民主黨候選人來勢洶洶。美國媒體指出,共和黨為了鞏固在參議院的多數,寧可忍痛失去幾個難保的席位,全力鞏固比較不怕民主黨挖牆角的地區,在選戰經費的調度上已可看出棄保效應。

民主黨的選戰籌款單位指出,挾著民調的聲勢,民主黨今年的選戰籌款成績可觀,在九月裡就籌到三千四百萬美元的選舉獻金。經費足也讓民主黨能大手筆在電視上攻訐共和黨的反恐牌。

就美國電視上的選戰廣告來看,負面的攻訐對手的題材其實是選戰中最常上演的戲碼。許多民主黨參、眾議員候選人的選戰廣告可能不會直接攻擊對手,卻是在消遣布希政府和執政黨。共和黨候選人當然不希望期中選舉變成選民對布希政府的政策複決,所以,候選人未必希望布希站台助選。

研究選民行為的機構指出,負面選戰廣告對於對手的殺傷力固然很大,卻也要考慮到,過多的攻訐也可能讓支持對手的選民心生反感而敵愾同仇。兩黨在選戰最後兩週的激烈動作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效應,其實因人因地不同。

共和黨要掌握得票率的關鍵之一是鼓勵傳統上的死忠支持者─基督教保守派選民─多參與投票。美國期中選舉的投票率一向低於總統選舉投票,二零零二年的國會選舉有一億兩千八百萬人登記會投票,其中有八千九百萬真正投下一票,投票率在百分之六十九。一些保守的基督教領袖也在電台節目中大聲疾呼,告訴信徒:也許共和黨國會議員中有貪腐問題及道德瑕疵,國會席次還是不能輸給民主黨。

最近幾個月來,多位美國政治分析家在媒體上分析兩黨的選情,都認為共和黨在這次期中選舉很可能失去二十席以上眾議院的席次,參議院方面卻可能即使失去數席還能保住多數。共和黨對於堅守參議院相當重視,而它在馬里蘭州的佈局即可為例證。為了在馬里蘭州勝選,共和黨傾力支持非洲裔的副州長麥可.史提勒。馬里蘭州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非洲裔,一位民主黨的現任參議員將退休,共和黨寄望史提勒能勝選,讓共和黨若在其他選區失了原有的席位,也能因在馬里蘭攻下一城而能有所彌補。

相關新聞
美期中選舉 桃色新聞滿天飛
北高選戰白熱  國民黨結合立委選舉炒熱選情
台聯堅持年底北高選到底 泛綠整合待觀察
保加利亞總統大選 巴瓦諾夫連任機率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