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久 合庫成棒走過一甲子

人氣 7
標籤: ,

【大紀元10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惠齡/專題報導 攝影/記者鹿俊為、張忠義

永續經營 期待掌聲

老牌業餘合作金庫成棒隊,其所屬合庫金庫今年將邁向一甲子,行庫創辦不久,合庫棒球隊也跟著誕生,與台電成為目前歷史最悠久也是僅存的兩支純業餘球隊。最近2、3年不斷傳出合庫解散消息,行庫進入民營化,合庫棒球隊仍希望永續經營,這需要更多人給予支持。

合庫棒球隊成軍於民國38年初,草創時期,僅13人入隊,39年初,棒球隊列入行庫員工業餘體育活動機制。

棒球隊的成立,為台灣帶來兩個革命性發展,一是合庫在成立棒球隊後,帶動土銀、一銀、華南銀等6個行庫籌組棒球隊,成為有名的「6行庫」對抗賽;二是6行庫棒球隊的成軍,讓許多生活困苦家庭的小孩有更明確目標–靠著棒球進入這6家被視為金飯碗的銀行上班。

隨著時間流逝,其他5行庫棒球隊早已解散,僅剩合庫屹立不搖,在這近60年歲月中,培育出的棒球員就超過500人,其中除了許多旅外球員,還有不計其數表現出色的國手。

人才外流 當前困境

90年代,台灣成立職棒,使得成棒老牌軍合庫隊,開始成為「職棒人才供輸站」,這也讓原本是業餘棒壇霸主的合庫隊,戰力逐漸下滑,去年達到最高峰,共10多名主力球員出走。

合庫在職棒成立的前兩年,就離開20多人,受到職棒衝擊,轉型成為年輕球員的技術、心智養成站,多數球員在合庫只是過客,他們的目標是更高的職棒殿堂。

人才外流的問題,從職棒開打後,就一直是合庫遇到的困境,現在又增加青棒球員想出國打球,因此選擇能夠提供他們出國管道的大學就讀,讓合庫更找不到好手,在風雨中一路走來,合庫棒球隊覺得艱辛,卻也不曾後悔。

合庫棒球隊希望永續經營,但目前遇到最大困擾,還是球員流失問題,展望未來,合庫不但要持續保有棒球隊,有朝1日還能進軍職棒,成為更專業的球隊。

職棒是許多選手的終極目標,不管留在國內或出國發展,這個潮流,不單是合庫,也是另一老牌軍台電的難題,「畢竟職棒是棒球金字塔最高階,想走的球員,我們不會留,但也不鼓勵他走。」合庫總教練許順益說。

未來目標 進軍職棒

另一個問題是比賽過少,有別於其他學生棒球隊,合庫與台電,現在一年只有春季聯賽與協會盃能參加,其他時間不是找球隊打友誼賽,就是練球而已,有時真讓大家悶得慌。

「我們面對的問題不算少,但行庫第一要求,仍是球員管理。」許順益表示,最怕的是球員有任何疏失,損壞行庫形象,因此他在球隊的管理上特別嚴格,經常告誡球員,能夠自我要求,合庫出來的球員,不但要球技好,形象要更好。

即使被認為是職棒球員供輸站,但合庫仍站在崗位上,做該做的事,「讓更多想打球的棒球員有球可打」,合庫也在盡一份社會責任。

業餘棒壇老將許順益(右)去年升任合庫總教練,雖有職棒球團邀約,但卻不為所動,決定終身為合庫人,指導更多年輕球員。

他…拒邀約 當職棒逃兵 許順益 永遠合庫人

雖然打職棒是多數球員的夢想,但還是有人選擇留在業餘,合庫現任總教練許順益、教練吳文裕就是職棒逃兵。

早在國內職棒成立初,許順益就是職棒球隊積極網羅的對象,不過他毅然婉拒球隊邀約,決定投身合庫,披上合庫球衣這麼多年來,期間也歷經職棒的高峰期,許順益表示,至今仍不後悔留在合庫。

「我完全沒想過要打職棒。」許順益說,職棒球隊找他時,開出80萬元簽約金,他的觀念是職棒沒有保障,加上來自鄉下,家裏想法也較保守,基本上,有球打就不錯了。

去年正式自球員退役轉任教練的吳文裕,球員時代也是國家隊常客,鯨隊成軍時就曾找他加盟,但他也一一拒絕職棒邀約,除了自己身材考量,一方面也是職棒沒保障,不如留在活得愈久、領得愈多的合庫。(記者羅惠齡 )

他…甫加盟 虎隊就解散 李宏裕 嘆職棒現實

正式穿上職棒戰袍的第一天,李宏裕就接到三商虎宣布解散的消息,從那時開始,他就深刻感受職業運動現實的一面,既然與職棒無緣,李宏裕再回到合庫,問他還想打職棒嗎?他搖搖頭說,不會再想了。

現在李宏裕不過才27歲,不過已打消職棒念頭,他寧願追求較穩定的生活,留在合庫延續棒球生涯。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亞運中華成棒公布29人名單
亞運成棒22人名單出爐  葉志仙:功能考量
台銀合庫升存款利率0.07個百分點 下週1實施
台銀合庫今起升息  土銀明起調高存款利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