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胡星斗:韓國中醫申遺對中國的警示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 據大陸媒體今天(6日)報導,韓國在成功申報端午祭之後,擬將中醫申報世界遺產。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去年11月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端午節申遺之爭曾一度在中國學術界和民間產生極大反響。專家認為,中國如果不重視傳統文化,那必將被國外一項一項的「奪取」。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今天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國周邊國家比中國更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也許世界上的認同可以反過來再促進中國對傳統文化的珍惜。拋棄和割裂傳統,中國人將找不到精神的歸宿和家園。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助於人類社會的道德重建,提升全球文明水平,解決各種社會問題。

胡星斗教授身兼北大資源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副理事長、副所長,和平大使,從事政府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諸子百家與企業管理的教學與指導研究生工作。他近年來提出的中國問題方面的觀點及相應文章引起很大反響。以下根據訪談內容整理:

韓流從表面上看新潮熱鬧,骨子裡卻保守樸實,有著深厚的東方文化的根(AFP/Getty Images)

中華文化不在中國

中國傳統文化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等周邊地區,在中醫、歌舞、服飾、飲食、時令、姓氏、信仰等各個方面極為相似,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周邊國家得到了很好的發揚。

但目前中國周邊國家比中國更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過去我們說,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在國外。而現在從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說,中國人大多數在中國,但中國文化很大程度上不在中國。

比如,保存唐朝文化最好的是日本,保存漢朝文化最好的是韓國……中國大陸現在的文化實際上是「四不像」。近代以來,中國曾一度西化,包括對馬克思主義的盲目狂熱,尤其是文革以來系統摧毀傳統文化,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正兒八經、原汁原味的文化了。雖然從有些中國人的言行中還是能透露出一些中國傳統的倫理和道德,但是精髓的文化沒有得到保護,而且整體上是一種缺失狀態。

韓國申遺對中國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和震動。也許世界上的認同可以反過來再促進中國對傳統文化的珍惜,進行「出口轉內銷」。

紅衛兵砸毀孔子像 (大紀元配圖)

韓國尊崇傳統文化

韓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說明他們非常重視傳統文化。

韓國國旗是中國的陰陽八卦,最反映中華民族精神,表達中國老子的辨證思想,陰陽互補、互相轉化。陰陽圖是圓的,代表宇宙的平衡與和諧,象徵中國人追求圓滿、美滿的樂觀主義民族性特徵。但現在的中國人卻大多數不瞭解這個。

韓國、日本等國家,大街小巷都有很多中國的典籍,中國文化深入人心。他們對孔子、王陽明、朱熹等中國古代先賢推崇的程度,中國人無法想像;他們祭孔的儀式,比中國人更原汁原味。

韓劇之所以流行、掀起熱潮,是因為在其中,人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厚德載物、尊師重道、尊長愛幼、男剛女柔、自強不息、吃苦耐勞等做人做事應具備的美德,這種在中國缺失的東西卻在別的國家發揚光大,反過來又讓中國人找回久違的感覺。

2006年9月25日,韓國傳統舞蹈表演劇團在首爾舉行活動紀念孔子誕辰。慶典活動是在Sunkyunkwan大學舉行的,該大學已有500餘年的歷史。 (JUNG YEON-JE/AFP/Getty Images)

中國應重視傳統文化

中國很多悠久的傳統文化、技術都被外國搶了專利。從法律角度講,如果他們申請到了,就應該是他們的,雖然從情理上來說應該是中國的。

這也給中國一個警示,我們應該重視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中國目前片面發展經濟,只重物質,不重精神,造成了很多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很多東西應當得到繼承和保護,我們不能拋棄和割裂傳統。如果沒有傳統,社會將變得虛無飄渺,中國人將找不到精神的歸宿和家園。

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助於人類社會的道德重建,提升全球文明水平,改變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人權淪陷、醜聞困擾、環境危機、恐怖主義盛行、犯罪活動猖獗的世界現狀,促進人們建設一個教育發達、道德昌明的人類家園。

孔子之寶貴精神資源

胡星斗去年11月曾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建議聯合國將孔子誕辰公歷9月28日設立為「世界教育日」。

他表示,我曾經在國內也提出過這個建議,但目前還比較困難,因為經過文革等運動,孔子在國內還是比較有爭議的。但在國際上通過聯合國設立一個全球教育日是切實可行的,因為世界各國人民都非常尊重孔子,孔子是世界公認的偉大思想家,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

孔子不僅僅是一般的教育家,而且是公平教育和民間教育的倡導者和推動人,其道德、信用、人格、修身、處事言論,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思想,不僅可以作為君子為人處世的指南,亦可作為當今世界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

他認為,聯合國如果能夠設立「教育日」紀念孔子,將會在全球產生重要的影響,有助於世界教育的振興、道德和文化的重建,其意義遠遠超過教育本身,是全球道德文化、精神文明的整體推進和提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05年3月7日晚6:30分,由澳洲中華文化藝術協會与韓國文化觀光部、韓國中華總商會、漢城華僑總商會、漢城華僑協會、中國僑民協會、韓國民族藝術聯合總會、斗牛星株式會社聯合主辦的“中國近代名家書畫收藏展”,在韓國Press Centre Seoul Gallery(漢城畫廊)隆重開幕。斗牛星會社代表金正浩先生、弘益大學美術教授洪石蒼先生、大韓民國學術院會長、哲學博士金泰吉先生、韓國文壇元老、知名詩人高銀先生、東亞制藥株式會社社長姜信浩先生等,110余位韓國各界名流參加了開幕式。
  • 韓流─寒流」,韓劇如一陣寒流先吹進台灣,然後到日本,現在又吹到香港,風靡亞洲觀眾,不但宣揚韓國文化,提昇韓國影劇工業,也帶動了韓國觀光產業。最近在漢城新設立的「韓流館」,讓觀眾能進入韓劇、電影的場景,與替身演員接觸、互動,親身體驗韓劇文化。
  • 香港的長今熱方興未艾,身為韓國文化及旅游大使的陳慧琳(Kelly)也抓住這個熱潮,日前特別為她在杜莎夫人蜡像館的蜡像換上韓國王服。
  • 「新小燕子」黃奕要出專輯了,為了首張個人專輯,黃奕特地到韓國體驗各種韓國文化,另外,跑通告期間,她還為法國一家彩妝新品代言並拍攝廣告,對於先前的緋聞事件,黃奕希望這些不愉快的事情能盡快過去,同時也表示自己目前並沒有時間談戀愛,目前的心思都在新專輯《第一個夏天》上。
  • 十月二日大多倫多加拿大韓國文化協會和韓國時報共同舉辦了首屆以世界和平爲主題的馬拉松賽。三百多名來自韓國社區及加拿大其他族裔的選手參加了比賽。安省總理辦公室媒體顧問Ben Chin, 省議員 Frank klees、韓國領事館官員及韓社區領袖等到場致賀。
  • 【大紀元10月9日報導】亞洲文化在巴黎系列報導之三(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特稿)巴黎韓國文化中心今年春天增設多媒體設備,中心主任牟 (吉吉)敏表示,文化中心的現代化計畫是要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中心,透過電影、電視劇、舞蹈等媒介,認識韓國當今面貌和趨勢。
  • 根據統計,韓國來台觀光人數,僅次於日、港澳及美國,台北市政府今天召開觀光委員會議,特別邀請韓國觀光公社台北支社社長徐英忠專題報告「韓國文化觀光政策」,以增進北市對韓國政府文化、觀光產業的了解。
  • 在釜山APEC首腦會議期間,旨在弘揚韓國傳統文化的多種活動也如火如荼的展開,這些活動深深吸引了6000多名與會代表和數十萬國內外遊客。
  • 在近五年間,從發型到音樂、電視劇,直至韓國的電子產品,「韓流」作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代表著流行与時尚,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左右著中國人的「味覺」。很多中國人尤其年輕人,更效仿韓國風格,崇尚韓國文化,并樂此不疲。可是,最近「韓流」熱風似乎開始降溫。
  • 電影《愛無間》在韓國上映首周輕鬆奪下票房冠軍,並突破百萬人次入場,創下極佳的票房成績及口碑,男女主角鄭雨盛、全智賢也確定將於4/9日訪台與影迷們見面。劉偉強日前接受訪問時透露,為更了解韓國文化來揣摩劇中人的情感,他花了很大的功夫與韓方溝通,還狂吃多種韓式料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