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記憶的美思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培根說過:「讀書使人淵博,辯論叫人機靈,寫作令人細膩,如果一個人很少寫作,那麼他就要有很強的記憶力。」

記憶的翅膀讓我們思維無限想像在宇宙的天地裡,是記憶不斷的累積,讓時間變得有了意義,呈現出能夠讓人閱讀,甚至可以伸手撫摸的面容,終至凝結為願意永遠不斷翻閱的書頁,但有時又祈冀能夠將之遺忘的一篇篇的一生的故事。

記憶將你我彼此繫縛在一起,編織出各種不同的故事,即使偶爾擦身而過,也不會只是永遠的陌生人。回想我們走過的時間,有多少陌生或熟悉的手,摸觸過我們的生命,留下也許是眷愛也許是傷害的痕跡,或深或淺,有意無意都被記憶一一翻模打印,儲存了下來,再加上我們對這些種種記憶的反應,就造成了我們今天一路走來的這個「真實的我」。

這是我最近才思索出的生活哲理。記憶與時間一般,有過去、現在與未來,這是一個很微妙的思維蛻變,記憶不論好與壞、愉快或痛苦、成就或過度、名聲或恥辱,都會來來去去。

一切皆有過,一切皆似曾相識,一切皆如影隨形的來來去去,來去自如!

記憶都有起點,也有終點,人生本來如此,未來如此,記憶也是如此這般。

  你曾經擁有過的任何經驗都已過去了,但會記憶儲存下來。你感受到的每種情感和情緒,都會被記憶所取代。你曾經感到快樂、悲傷、嫉妒、沮喪、生氣、戀愛、自負、以及一切人類想像得到的感覺。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呢?答案是,没有人知道。我們只知道,到頭來,一切都會消失無踪。卻悄悄讓記憶的翅膀,在時間的激盪下,儲存在腦的纖細空間裡。

  飛揚在時空的記憶當中,是一種幸福輕快的氣味;飛躍在寬闊的天空中,是一種快樂年輕的滋味。記憶通常深刻記得的是苦澀、挫折、悲傷的,反而幸福快樂的氛圍很容易瞬間消失,像夏之川流不息的悠游的魚兒,一溜煙消失得無影無蹤。

記憶基本上以兩種方式出現。當我們經驗到愉悦時,總希望它能永遠如此。可是,它從來無法持久。當我們經歷到痛苦時,總要它立刻離開。可是,它通常也不會立刻消失。彷彿痛苦、不快樂的記憶是長著翅膀似的,展翅高飛向無遠弗屆的置高點。

  察覺人生只是一件事接著一件,是十分有用的應證。記憶是人生經驗的剎那間儲存,卻是當下的虛擬實證。當我們喜歡的事情發生時,要知道經驗它所帶來的快樂固然美妙,可是它終將會被不同的事、不同的時刻所取代。如果你覺得没有關係,即使在時空變遷時,你也會感到平靜,因為在記憶某類痛苦或不悦中,你也知道它終將會隨著時間流逝而煙消雲散。

牢記這項領悟,就可以保持心情的平衡,與記憶展開對話,讓我們馳騁在記憶的翅膀中,拋棄心中儲存陰影的記憶,達到物我兩忘,沉澱心靈的鎮定劑。

書寫是心情記憶的產物。文字可以能很質樸,也可能很華麗,內容可以很感性及理性,或是在當下心靈的原實美感在於個人出身及修練,才學會經歷完美詮釋因此要求『完美感』較高。

我想說:「記憶,在美麗的豐富人生,宛如想像的翅膀,馳騁在一望無際的空間裡,那是一種胸懷,一種胸有成竹的高雅氣味。像水蒸氣的遇熱緩緩上升,嗯!沒錯,我突然感受到一種似曾相識的優雅風味,瀰漫在身體四周,整個人也神采飛揚了起來。

記憶!一個史無前例的豐富思維,營造美麗的願景,即將呈現爆炸性的美麗新世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聽過一則故事,這是一個記者接近兩名工人的故事。記者問第一位工人:「你在做什麼?」他的回答抱怨自己根本等於是一個奴隸,一個工資超低的砌磚工,浪費生命堆砌一塊又一塊的磚塊。

  • 我們常不滿足我們的現況,一直在追求無窮盡的虛擬幸福,去說服自己「總有一天」會比今天更好,不幸的是,告訴我們期待未來的相同心理機制只會一再重覆,結果「總有一天」從未真正到來。
  • 密西根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無形的財富比有形的財富更重要。專家教授說:「快樂並不是擁有更多,而是懂得享受你已經擁有的。」跟金錢一樣,年齡、性别、種族和教育都不是快樂幸福的關鍵。
  • 有一種保險桿貼紙已經問世一段時間了。全世界都看得到貼了這種貼紙的汽車。它說:「練習毫無目的的善行以及無意義的美行。」我發現到,將自己的優點寫下來,貼在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一段時間後,這些優點的貼紙將越來越多,最後會形成像棵大樹一樣的「優點成長樹」!
  • 證明自己有很強的能力是一個危險的陷阱。它需要大量的精力,不斷指出自己的成就、吹噓或是說服别人你的價值。吹噓會稀釋你從成就中得到的美好感覺,或是你引以為傲的事情。更糟的是,你越嘗試證明自己,他人就越會回避你,在你背後談論你需要吹噓的不安,甚至會憎惡你。

  •   「心念學」是一套超越情商理論的學問。比起「情商」來說,心念更接近成功的核心,也更全面把握成功的整體,因為成功主要依靠的是一種内在的力量,而不只是一種對情感的把握。心念學也是超越「心理學」的學問。因為一個人要内在有力量,並不是僅僅懂得「理」就足够,他還特别需要體驗,更要實踐。這樣,外在「理」才會變成内在的「力量」。
  • 我們發現已自成一格、名聞遐邇的師傅,不論是從事何種餐飲,竟都有其共通的特色,工作態度都是嚴謹到一絲不苟的地步,他們是用全副精神在煮麵、捏壽司,對這一碗幾分鐘就吃完的麵,一口就下肚的壽司,其用心專注的程度就如藝術家在從事一件藝術品,對學徒的要求也是如此,一絲細節都不馬虎放過。
  • 「心念」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心裡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感覺、每一個信念,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
  • 生命長短有限,你無法控制,但「生命寬度」無限,你可掌握。天氣陰晴有別,你無法控制,但「心情」你可改變。容貌美醜天生,你無法改變,但「笑容」你可隨時出現。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能掌握自己心念思想的方向。
  • 跟著感覺走,請抓住我的手…,這是以前民歌手蘇芮的名歌曲【跟著感覺走】的部份詞句,而這也是我們需要轉化心靈,改變態度,從中學習到生活智慧的形而上感覺。
評論